差不多得了吧
少部分剩男剩女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是选择一辈子一个人自由自在生活的。
这样的剩男剩女是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的,因为他们不会有“该差不多得了吗”的疑惑。
大部分剩男剩女不是择偶标准过于苛刻,就是过度忙于自己的生活。
先说第一种,完美主义的剩男剩女总相信只要自己不将就,一定会遇到理想的另一半。
我们总是自以为不将就是对自己的负责,殊不知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吸引你的、适合你的绝不止某一类型的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按平均水平分析,我们一生遇见的人中,适合做伴侣的人至少有75人。
我们自以为的将就,是我们对具体某种伴侣画像的偏执。
但其实这个世上没有唯一与自己契合的完美情人,所有好的感情都是两人努力磨合与维系的结果。
德克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一段令人满意的关系并不在于两个人性格上的相似度和匹配度,而在于把关系维持下去的能力。
研究作者Ted Hudson博士指出: “不幸福的夫妻和幸福的夫妻在兼容性上没有差别。即不幸福的夫妻和幸福的夫妻在合适度上没有差别。
与其等待那个看见你一个眼神就知道你在想什么的人,不如和那个默默对你好愿意为你改变的伴侣努力磨合。
这个过程,对于你们两人都是一次未知而有趣的旅程。这个旅程中,你们会各自收获不同的东西,最终收获同样的爱与成长。
曾经有个研究实验,实验者通过大数据与自己的“最佳配偶”结婚了,但是90%的实验者很快就离婚了。他们都说,一切都好像井然有序,没有任何惊喜与刺激。这种生活索然无味。
这种完美主义的“剩男剩女”,也许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无法自拔。
他们幻想着灰姑娘遇见王子,杰克遇见露丝。但现实是残酷的,大部分公主和王子最后才会走到一起。
如果你自身都没有你的理想伴侣好,或者和他差不多,那么就别生活在偶像剧里。
势均力敌的爱情才是最好、最稳定的。
第二种“剩男剩女”则是浑身散发着一种“我一个人很好,我不需要对象”的气质,他们不会积极参与有异性的社交活动。或者过于忙事业,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他们内心明明渴望爱情,却又不迈出主动寻找的那一步。其实这恰恰说明,爱情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那么重要。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命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自由、梦想、财富、友情等等。
So ,这种情况更可以差不多得了呀!
当我们坚决不将就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这十分容易造成我们与父母不可调和的矛盾,最重要的是,我们受到自身内心焦虑的折磨。尽管我们不想将就,但身处在这个社会,行为受到文化的限制,就连人生旅程也无形中会受到文化的安排。什么时间就该做好什么事,不然就会受到来自社会时钟无形的压力。
不能绝对的说这种压力不好。
长辈常说“我们是过来人”。小时候坚决不听的话,现在看来确实是自己错了,父母的话大部分是对的。
同理,“社会时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一个历经时间沉淀的东西,是文化内涵和生理规律的映射,包含着丰富的前人经验。偏离可以,但脱轨的遗憾,也许一生无解。
《嫌疑人X的献身》里有一句话,说的是你我都不可能摆脱时钟的束缚,都已沦为社会这个时钟的齿轮,一旦少了齿轮,时钟就会出乱子。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周遭也不容许。
所以我想,“剩男剩女”们,与自己和解。
差不多得了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