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2 农历二月二十五 星期三 阴
【早睡早起】
昨晚22:10,今早4:57起床。
【学习】1.学习[时间管理100讲]第65讲并写学习心得;
2.内部文字课程;3.育心丽谦YY语音频道亲子成长家园语音早课主讲;
4.诵读《大学》一遍;5.学习赖老师《学说集》5页;
【亲子读经】
读经人:果妈,果宝。
读经宝贝年龄:果宝7周岁8个月。
亲子读经内容:《易经.系卦传》系辞上传第五至第六章;《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黄帝内经》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庄子 上》人间世第四(四);《成语接龙 下》一。
【养生、锻炼】艾灸;跪坐30分钟,抡胳膊600下,闭眼金鸡独立左右各2分钟,单盘静坐冥想15分钟,蹲墙64个。
【食疗】黄芪、党参、红枣茶;小米燕麦粥。
早安,我是易效能的叶武滨,每天早上6:00,我们在喜马拉雅相遇,感谢所有的老朋友,也欢迎今天刚刚加入的新朋友。
时间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资源,人人都需要时间管理。忙,就来学易效能。我们这个节目一共100期,每期6分钟,每天早上6:00准时更新。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新的话题——阅读。身体和灵魂,我们都要在路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多人的追求。阅读,是透过书籍,透过别人的显性知识,让自己获得进步的很好的方法。
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持续学习的:
通过读书、实践,以及参加培训课程,不断地分享,总结别人遇到的问题,然后归纳,演绎,总结,教给别人,我把它称为自我的自转和跟别人在一起的公转,最终形成了自我的“裂变”。
读书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许许多多人读书没有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先来谈一谈读书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读书分成这样几个层次:有的人没有时间读书,有时会找本书漫无目的地读,有点像蛮荒时代。有的人会说,我要给自己设立目标,比如每周读一本或是每天读一本,一年要读多少本等等。
刚开始,大家会注重数量。其实我认为,追求数量是不可取的。不过作为初期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来说,烂开始总是好的。易效能也倡导烂开始,好结果。
你可以先培养读书的习惯。《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让我开始了读书的生涯;《从如何阅读一本书》,让我进入了高效的阅读时代。我大概在20年前遇到的一些人际上的问题。当时刚刚工作,由于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比较关心自己的学习,不太关心交朋友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后来偶然之间,我看到有本书叫《人性的弱点》,书上一句话就让我顿悟了:一个人的成功,15%靠能力,85%靠人际关系。我对这本书如获至宝,读了很多遍,到目前为止还印象非常非常深刻。后来,为了读更多的书,我就在寻找怎么来读书。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当中,提供了几种阅读方法:精读书籍,粗读速度,书中提到的主题阅读法以及按需阅读法,非常有用。
主题阅读法,就是你在自己想进步的那个领域,开展大量的粗读和少部分的精读。当前书籍实在太多了,也不显现于出版物,还有互联网上的信息,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博客,以及百度百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广泛学习的类型。我参加培训课,一般会去检索老师的资料。通过搜索百度百科,买老师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我会触类旁通,去找这个领域内其他人的一些书籍和资料,这样我就找到这一领域的立体阅读法。一般情况下通过培训、阅读及检索,就可以快速的对这个主题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这就是我学习到的主题阅读法。
人生时间非常宝贵,我们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我们也不可能读遍所有的书。各种类别的书籍,进行广泛涉猎的同时,也要有所聚焦,有所侧重。
不过,对于一些常规的主题,要去夯实人生的基础。比如:我学习的时间管理这一领域,就把这一领域的书籍全部都找到,广泛阅读,发现其中的经典,深入进行学习。在深入学习的过程当中,运用阅读方法,做笔记,做PPT,分享给别人,不断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发现问题后不断解决,这样我们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推崇主题阅读方法,他甚至还要求大家把主题阅读每七年重复一次。因为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许多书籍随着时代的变更已经没有用了,能留下的都是经典。
经典性书籍我们要学习,同时也要把当前时代该主题下最新变化的书籍拿出来读。
学习心得:一、主题阅读。书有高下,经有次第。这节课叶老师提到了要培养阅读习惯,广阅读,然后发现经典并深入进去学习,提到了经典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要与时俱进,很庆幸这些我们已经在进行中,并且是和孩子一起亲子共学,不仅是学习的经典,而且是从根、经、典、蒙学类系统学习的。
二、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
1、我们在平台上学习的同时,及时反思、总结、分享,分享的过程既是教会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巩固、进一步内化的过程。
2、我们自己学习、体悟到了,及时运用于生活当中,比如引导孩子方面,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教会孩子的同时自己也是在运用、内化。
3、我们自己在平台上学习着,受益了,会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她们一起加入进来学习的过程,也是在教会别人自己所懂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内化、运用所学的过程。
所以,我们教会别人的机会无处不在,大家一起抱团成长,知行合一,这样才能更好学以致用。越来越体会到学习经典,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生活,不离圣贤教诲的重要性,体会到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唯有好好珍惜平台,珍惜一切学习机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