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在公众号“父母志”中看到一篇“班主任提醒:同一个班上,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这5个关键词”,很想知道是哪5个关键词,就点进去看了。
原来是“自律、高效、阅读、认真、坚持",这些词,想必你看到后,心里会想“这些谁不知道啊”。很多时候,真的是“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好”。也有人在文章后面问:“道理都知道,但怎么做呢?”
是啊,简单的5个词,在智能时代里,已经不算鲜见了,可为何,就是做不到,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做。
文章也很诚实的在文末,给了答案“想让孩子坚持下去,家长应该先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
看到这个答案,你是不是发出一声“哦”。很简单的“以身作则”,却不真的"简单”。尽管,有句话讲“改变不了世界(别人),就改变自己”。事实是,自己的曾经的习惯却很难改变。
就拿我自己的实例来说吧。
早上,我想看看孩子有没有把被子铺好。可当走进去后,发现,床尾堆着昨天收好的衣服,还有用过的浴巾,再往书桌上一看,一团糟,周末根本没有对书桌进行整理,有几本书、文具还散落在凌乱的桌面上,瞬间,心头一股热气涌上口腔,开始提高音量,大声叫唤。当爱人,对我回话:“大早就嚷嚷。”我更来气,那嗓门又提高了诸多分贝。
当我给孩子准备梳头时,却发现她昨天都没有洗头,让我感觉到崩溃。想想,为什么每天的作业、洗漱、洗头,都需要我去督促呢?而她怎么还没学会自己独立,爱人也不知道帮帮忙。同样是上班,为何自己下班后,还有许多家务、孩子的作业辅导和其他事项都归在了我的名下呢?
我相信,一早上,我发泄了我的怒气和不满,绝换不来父女俩的理解和改变,女儿只会觉得妈妈很凶,爱人会觉得自己越来越“泼妇”。
当看到那5个词,想想自己都未必能做好,何况孩子。
这么一冷静后,便知道,是该想办法再点燃引火线前,找找处理的办法了。
1.先和爱人沟通,希望他理解自己,帮助自己分担部分家务。
2.再和孩子沟通,其实想表达的是对孩子的爱,只是爱的方式可能不对,不是孩子能接受的。让孩子学会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收拾自己的房间,能够在成长中长大,也能帮妈妈分担一点,让妈妈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3.自己不能每天安排得太满,适当放松,每天看一点有助心灵成长的书,学会包容,学会用耐心引导孩子。
“以身作则”,看似简单,却要从自己已浸入骨髓的习惯开始改变,一下子也可能改变不了太多,可以从一个小习惯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