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儿
温柔而坚定,尊重为前提。
1.问题:遇到想打孩子的时候为什么就扬起了手,下一次可以变换一个新的动作,比如用语言说:“啊,我的孩子啊,此时我多么的想让你按照我说的做啊!”我为什么要打他,是不是认为只有让他感到疼痛他才会听我的话?我为什么要他按照我说的做?因为我是他的母亲,应该为他的成长负责,我不能逃避责任。当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对的时候,或者不喜欢学习,或付出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引导?
2.回顾昨天的场景。
按照约定完成新概念第24课的学习。
第一次学习,周六下午三点多,他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后。刚看完视频,跟读几遍,就昏昏欲睡,我逐渐撤离,让他尽情卧底而睡,很酣畅。
第二次学习,玩耍一上午后,从姥姥家骑行返回到县城,看他精神很好,就再次接着学习。让他一句句的过关背诵着这九句话,睡意已经非常强大了,但仍然坚持背完,我尽快地宣布结束并给他送来了枕头。
第三次学习,吃过晚饭,睡觉前。他准备睡觉了,但我再次告知事情有必要在本周结束,下周还会有新的课程。再次来到书桌前等他,要求书写。应该是不情愿这个事情,所以一直在卫生间不出来,我中间去看过一次,他坐在马桶上看课外书,心想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只是灯光有些不好,希望爸爸可以送一盏台灯。我选择坐在桌子前等待,他最终还是过来了,但不情愿写,表现在字体潦草。他为什么会应付呢?他在向我展示他的不好情绪,他的这种情绪到底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和我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我发生改变他才会发生改变,所以应该受到教训的是我而不是他。
每每我想打他的时候,是我该挨打的时候,如果这样想,我该是对自己感到惭愧的。所以孩子有问题是妈妈的问题,不应该打他。
3.我的问题是什么?
之前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形成没有正确的帮助,现在意识到问题又想一下子解决掉,这是不可能的事。先接受,接受自己的过去、接受孩子的过去,享受整个改变的过程。
但必须坚持立场,必须保持自己的优秀。
二、自我成长。
1.我的心思在那?是和别人比吗?不是。
心思在孩子身上,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我为他们做了什么?
帮助他们选择衣服、早上坚持和女儿做了一点点数学题。做了儿子的学习小助手,帮助他提问课文的背诵。
下班想法做他们喜爱吃的。
2.早上起床和老公还有小狗一起骑行20分钟,我很开心。早睡早起是一种享受,我希望这样的美可以持久的很远很远。
3.但我昨天没有阅读,我没有时间吗?我的时间有很多,需要再规划。
之前我总是认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要围着他们转,相互牵扯。同时,成功地形成了彼此的浪费。
什么时间段才是我的阅读时间呢?他们做功课的时候,这样会有一个几时分钟的大段。
周末的时候也没有做什么家务啊,就是大家一起做了一顿饺子。我们还一起骑行,回家大量的琐事浪费了我的时间。当我没有必要的事的时候,我为什么不阅读?
万事计划在先。
今日计划:
12点前做好饭,下午准时上班,一个小时网师作业,一个小时处理教学问题。
下午下班和孩子一起计划,然后作业,我批改学生作业。
19:30开始英语外教学习,和孩子一起,相互提问。
睡觉前练习一个字。睡觉时听书。
周二早上孩子就语文、英语再背诵。我英语早读打卡,写海拔,写教案,写教学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