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四)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四)

作者: 演凡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14:38 被阅读11次

    亚当·斯密第一个清楚地看出,市场中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往往造福了所有人。追求个人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成本效益原则认为,当个人效益超过个人成本时,个体会采取行动。只要预期净所得等超出所花时间的机会成本及其他开销,人们就会采取行动,形成“公用品”悲剧。

    ·影响顾客到哪家杂货店买东西的因素包括:价格、商品种类、商店位置和营业时长。大多数顾客会选中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店,而后大多数时间都到该店去买东西。一旦你熟悉了一家店的布置,干嘛还要到另一家店费时费力地找东西呢?所以,商店有着强烈的动机要成为尽量多顾客的第一选择。

    ·美国的劳动节是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倘若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不一致,人们会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协调。管制者的任务是管人。通常,这要求你告诉别人,虽然有些事他们想做,但不能做。大多数人并不乐于让别人的愿望落空。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官僚们希望削弱自己在流程中扮演的负面角色。

    ·“占屋者权利”,也叫“时效占有法”。它符合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贵重的房产闲置,不符合整个社区的利益。法律以承认占屋者权利的方式,鼓励业主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产业,要不就把它卖掉。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建立在以下隐含前提之上: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活里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为个人有限利益服务的行为,往往会伤害到个人所属的群体利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lc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