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认为,“大先生”必须有大的视野、大的胸怀、大的格局、大的担当和大的气象,她用“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八个字指明了新时代“大先生”的自我修养。她指出,理想信念是“大先生”的灵魂,教师要扎根中国广大的教育土壤,不断凝练教育教学的原创思想,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改革创新是“大先生”的标志,教师要刻苦钻研,关爱学生,不断丰富学识,锤炼好立德树人的基本功。她祝愿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学员们站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先生”,恩泽莘莘学子,对新时代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顾明远教授从《礼记》中对“先生”的表述讲起,指出教师要做“大先生”,要有坚强的理想信念,心怀祖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严谨治学,深耕科研,研究真问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下一代。他分享了自己70多年教育生涯中的难忘经历,表达了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工作者,见证我国教育发展的欣慰之情,并勉励学员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先生”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严谨笃学,争当一名真正的“大先生”。
谢维和教授认为,“大先生”是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培养目标和学员群体的生动写照,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基本坐标。他从“社会的尊者”“心怀‘国之大者’”和“立德树人的能者”三个维度描摹了“大先生”的样子,认为这是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术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一种充分的肯定。他还用“自律”“自知”“自胜”“自信”“自力”五个关键词深入解读了“五育并举”体系的内涵,使参会人员深受启发。
感言:今天的格局很高,因为今天写的东西要站在一个很大的格局上来写。最终发现我的格局用文字表达不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