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学习过程中要专注,不能分心,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提升上去,这似乎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接受的常识。
这种模式即专注模式:调用全部注意力,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
比如你学会了乘法,专注模式会把数字相乘,或是语言学习中,你想要熟练地掌握上周学过的动词手法,专注模式可以起到作用。
专注时,清醒专注的前额叶皮质就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出信号,这些信号会奔向你思考内容相关的各个脑区,将它们链接起来。
在刻意练习这种场景中,专注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是思考一个问题,那么专注本身可能会阻碍你,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这是思维定式导致的,在专注模式下,你只会调用脑海中中已有的最熟悉的想法,这会阻碍你产生好的想法和答案,你往往很难脱离一开始的想法,最初的想法可能是误导,想要解决问题需要切换到不同的想法和概念,这个非常重要。
之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就是当老师告诉学习,想一个白色的物体,老师先给出一个例子比如牛奶和雪后,学生往往想到的例子并不多,如果没有这个例子,学生反而想到的更多。
心理学家称之为“目标抑制”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但凡涉及到头脑风暴或者讨论时,都应该避免一开始某个人就阐述个人想法,而是启发大家一起寻找方案。
如何解决呢?
那就要采用另一种思维模式
发散模式:处于放松状态下,思维漫步时产生的思维方式。
现实生活中我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一个难题或方案苦思冥想后就是没有好的结果,但是散下步或者上下厕所就会有个好的想法冒出来。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发散思维在起作用。
为什么会有两种思考方式?
因为进化史上,拿鸟来比喻,要生存和繁衍,必须不但集中注意力才能从地面获取谷粒,与此同时,也必须警惕视野中是否有老鹰之类的天底出现。解决办法最好就是一个半球注意精力,另一个半球环顾周围环境上。
人类也是这样,我们的大脑左半球与慎重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物联系紧密,但是右半球则与扫视环境,交际和情绪相关。
太过专注会阻碍你发现真正要找的答案-就像用锤子钉一颗螺钉,因为你已经认定了那是一颗钉子,当你卡在一个问题上,有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放下,转而解决其他问题,或者小睡一会。
把握创造力的关键是能够从专注模式转为放松的、白日梦一般的发散模式。
强大的记忆力会让你很难发挥创造了:这是思维定式导致的,你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会阻碍你接受新的想法,超强的工作记忆会死死抓住原来的想法,导致新观念难以找到进入的空隙。
研究表明: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在繁芜复杂的问题上迷失自我,而头脑略逊一筹的人反而找到更简单的方法。
summary
我们了解到有两种思维模式分别是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专注模式会提升练习的效率,但可能不利于我们思考方案,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散模式,它能让我产生创造性解决方案。
事实上是进化导致了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产生,因为这两种模式的共存会有利于我们生存。
左脑控制了我们的专注模式,而右脑控制了我们的发散模式,因此我们思考时不能仅仅使用左脑,而应当适时开启右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