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动念一直想写关于宏观与微观的自我感受。自从知道了临在—即活在当下,自从有了临在的体验,我就经常感受到什么是宏观,什么是微观,我们每个人又是如何在宏观与微观之间来回切换,我们又能如何能更多地处于宏观的状态。简言之,我认为一个人能经常处于宏观状态,人生是幸福的,遇到问题是想得开的,心境是通的,身体会更加的健康。反之一个人经常处于微观状态,遇事会偏执,看问题会狭隘,心情会烦躁,遇事会抱怨,当然身体状况也不会理想。
我们说一个人有大的心胸格局,那他一定是经常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一个人如果心胸格局不够,那他一定会经常站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那么对一个人而言到底怎样看问题算是宏观的角度,怎样又算是狭小的角度呢?其实就是一个人身处自我之中还是身处大我之中甚至无我之中。处于自我之中时,基本上就在个人的头脑状态,亦即微观状态,身处大我之中或无我之中,基本上就是临在状态,亦即宏观状态。一个人遇事总是我我我,基本就是被头脑所控制,看问题就会局限在狭隘的状态,当一个人看问题自然而然站在我们、大家、国家、世界、全人类,基本就是临在状态。宏观与微观其实就是头脑和临在。
我们以生活中的烦恼为例:每天我们会面临工作压力,生活中有很多的烦事缠绕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焦虑、压抑、烦躁。有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整天抱怨,有的人则会选择去调整去改变,如去运动,去感受大自然,去仰望天空,去看大海看日出,当我们选择去放松自己之后,突然间会发现曾经那么烦的事也算不了什么,心境开始开阔,心态开始放松,当调转心境回到原来所处的同样的环境之后,原来让人感觉烦躁的事现在也不烦了(但普通人没多久又回到了当初的状态,依然被烦事缠身)。
为什么会这样,真相很简单。当我们被烦事缠绕,被问题绑架的时候,毫无例外地是全部进入了头脑当家作主的状态,那就是一个微观的世界,而当我们脱离头脑,进入当下,跟一切的存在(日月、山川、一草一木等)在一起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脱离了微观,大脑成了配角,进入了宏观,是当下自我的存在与外在真实的存在一起,即临在状态。进入宏观的状态,我们开始放下担心、焦虑、悲伤、愤怒,人开始轻松。大多数人不断地会在微观与宏观之间徘徊,但只有真正修行的人,并且到达一定程度的人才能长时间处于宏观,能洞知自己的微观状态,并快速从微观的局限中走出来。
教育孩子,当我们着眼于孩子眼前的问题时,比如淘气顽皮,比如无礼冒犯,比如逆反厌学等,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有这么多的问题,一无是处,这毫无疑问是进入了头脑的微观状态,被问题所束缚,甚至感觉不到孩子的前途。但当我们能放眼孩子一生这个宏观的视野,我们就知道什么对孩子这一生是最重要的,我们无疑马上会从眼下头脑的微观中解放出来,觉得当下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并不需要批评、责骂甚至体罚,而是需要爱。
放眼人的一生,站在一生这个宏观的角度,我们会清晰地知道这辈子我想要什么,什么是我最重要的,什么又是我可以放弃的,从而始终会知道我现在需要去做什么,我又可以为他人留下什么。但当站在眼下这个微观的角度,头脑开始运作,我们会拼命地去抓取,如财富,如地位,去证明自己,满足头脑的欲望。生活中太多的人做了金钱的奴隶,做了权力的奴隶,做了名誉的奴隶,也许只有濒临死亡的那一刻,他才会放眼人生,由衷地感叹,原来我活错了,只能期许下辈子重新来过。
站在历史的长河这个宏观,站在宇宙星空这个宏观,我们才会感知自己的缈小,甚至远不如蝼蚁之于地球,我们才不会想牢牢抓住生命的长度,即使60年,80年,100年,放眼历史,犹如沧海一粟,哪需那么在意活着的长短。回到头脑这个微观,我们又会纠结于生命终结的恐惧,我们会每天为自己的健康担心,为生活的保障而烦恼忧虑,我们会为各种关系的处理头疼,其实自损福寿。
微观与宏观,完全在于一种心境,这种心境无疑是与头脑或当下的链接产生,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身体好,这就需要我们与当下链接,立足于宏观,基于宏观前提下的微观作为,我们才能与幸福为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