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932995/0c9e4a90651f4f5f.jpg)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95年,那时我上初一。期中考试我全年级第一,班主任张老师便将他的那本书作为奖励送给了我。我是不歇气地读完。班上其他同学向我来借,我还宝贝得不行,舍不得外借,即使碍于面子借出,也早早催还。二十三年过去了,当时钻在被窝里看书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只不过当初的青葱少早已变成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了。
因为《平凡的世界》的关系,我又读了《人生》和《路遥文集》。说句实话,后两者并没有给我带来同样的感受。《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深深影响了我,比如孙少安,孙少平。路遥用他高超的写作技巧给我们刻画了这些人物形象。孙少安曾是我心目中的榜样,吃苦耐劳又有魄力,尊敬长辈又关怀弟弟妹妹,并且很爱他的妻子秀莲。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完美男神的模型。至于现在电视剧中那个人我觉得离我心目中的孙少安差得太远,远不是这个味。孙少安,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尚能够勉强度日。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我觉得被电视剧给糟蹋了。我猜导演本来是想表现孙少安的憨厚,却演成了傻子一般。这真的不是书中的孙少安。
因为出身农村,我对孙少安这个农民形象怀有很特殊的感情。因为他的所做所为就是我很熟悉的环境。我爸在山坡锄田时还给我妈讲解书中的人物故事哩。我也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我妈就静静地听着,那种温馨的情景让我至今时时回味。长大后我就外出打工,一年都难得回几次家,每次都是匆匆忙忙,与父母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我真的很羡慕孙少安和他父亲孙玉厚之间毫无芥蒂的交流。孙少安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吃苦耐劳和顽强坚毅。他们就像乱石堆里的野草,不论所处的环境多么贫瘠总要用尽全力探出自己的身子来,偶有风来便会迎风起舞。既然老天让它来到了这个世上那就勇敢地活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8932995/25d510386ca99176.jpg)
孙少安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6岁帮助家里做事,13岁辍学挣工分,那是他懂得自己不应该让家人为难,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给父母添事。与他比起来,现在有许多人仿佛长不大的巨婴,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索取再索取而无一丝感恩回报。孙少安这样的例子大概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这个穷家真的不是那么好当,它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让家庭继续过下去。我想恐怕只有在中国才会有如浓烈的家庭观念吧。尽管很贫穷,但这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理想和希望,所以再苦再累他们也能咬牙坚持。对于和润叶的感情这一段,我也是为主人公流了几次眼泪。所有美好的初恋仿佛都是这一般,相亲相爱的有情人最终走到一块的很少,总要给读者留下无限遗憾。小说是真实生活的折射,现实中田福堂也不可能让自已吃公家饭的女儿嫁给一个泥腿子。既然注定没有结果那还是长痛不如短痛,早早放弃,只留下最美好的记忆珍藏于心底。对于润叶的爱,少安是自尊而敏感的,他不敢接受,唯有逃避,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但作者还是给他们安排了较好的归宿。少安遇见秀莲,这个爱他甚于爱自己的女人;润叶和李向前曲折的爱,这都是人生给予的精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8932995/c1e547c775d62170.jpg)
孙少安是那一代青年农民的缩影。他们出身贫寒但却自强不息。他们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是用自身的行动进行反思。在那个宁要共产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的苗的年代,他们为一口吃的彷徨无计,在内心深处会问让人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会是个好的社会?好在终于迎来了农村责任田承包到户,这使他们的又看到希望,又拥有了无限高涨的热情,脱开了僵硬体制的束缚,自已的田地自己做主再也不用听别人指手划脚了。田地不会骗人,他们的热情得到了回应基本解决了吃的问题。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的欲望也在不断变化。像孙少安这样的能人终究会脱颖而出的。他像当时许多有魄为的人一样也搞起了运输为起了砖场。先是小打小闹,有了点钱之后急速扩充导致失败,经历失败后的痛苦反思与锻炼迎来更大的成功。从心里上为自家人着想到为社会责任着想,他已经完成了自身使命的升华。
虽然都是平凡的人,虽然都干着平凡的事,但历史终究是由这无数的平凡人来书写。我们渴望英雄,我们敬慕英雄,英雄其实就藏在这无数平凡人的心里,只要你勇敢去做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https://img.haomeiwen.com/i8932995/a9b1312aee26156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