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9月15日Day11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9月15日Day11

作者: 淡泊人生的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17-09-18 16:56 被阅读12次

格书:双钻设计模式描述了设计的两个阶段:找到正确的问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致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这认为这种“双钻”思维模式也是适用的,找到正确的问题,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找到正确的问题,这是行动的第一步。我们时常被许许多多的问题困扰,但是正确的问题可能并不多,也许就是其中几个而已。这种找出正确问题的思考方式,会使事情处理更加高效。

格书:愚蠢的问题可能会触及事情的本质,而每个人都认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你认真对待每个提问时,经常会发现意义深远:显而易见的事情经常根本就不明显。

致行:不要嘲笑愚蠢,也许愚蠢离真理只有一步之遥。深入思考会让我们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

里森的事故奶酪模型,对我的思维是一种撞击。冗余设计和多重保护,是瑞士奶酪想要表述的设计理念。相对于我们常用的更换奶酪片方式处理故障和事故,作者的理念更适用于系统处理事故或者故障。设计额外的差错机制防止事故发生,真是一个高于常理思维的高手。那什么是额外的差错机制呢?切出更多层的奶酪(多重保护),减少错误、失误和设备失效的机会(奶酪上更少的孔,或者减少孔径),以及系统中各种零部件使用完全不同的运行机制(努力使奶酪上的孔不要排列起来)。

我们所说的“人为差错”,往往只是一种人类特性与技术需求不相符的行动。结果,它标识着技术不足,不应该被认为是差错。(我的理解是让人去做了他们不擅长的工作,从生物学角度不擅长的领域。)

设计师拒绝从初始问题一步就跳到解决方案。相反,他们花时间确定真正的、根本的问题所在,然后,不是立即解决问题,而是停下来想一更充分的潜在方案。只胡这样才能最后得出新的建议。这个流程就叫作设计思维(desingn thinking)

设计思维不是设计师的专属权利——无论艺术家、作家、诗人、科学家、工程师还是商务人士,所有的者都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经历这个流程。

设计思维有两个强大的工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双钻(发散——聚焦)设计模式。

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实现所有这些要求的流程,它强调两个方面:解决正确的问题,采用满足用户需求和能力的恰当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9月15日Day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pb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