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我们讲解了《讼》卦,基本判断为文王和纣王,因为某些东西而争辩失败,被羁押起来,其实文王这一生确实很憋屈,把64卦看完感觉是一部家庭人伦剧,其他的历史后面一一解读,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解读师卦。
师卦卦辞:贞,丈人吉,无咎。
在64卦中只有师卦的卦辞有点疑异,有的卦辞断句为:贞丈人吉,无咎。不管是“贞“还是“贞丈人”的贞字后面带的是名词丈人,在其他64卦中,贞字要不是“吉”、“凶”、“厉”等等,要不就是贞字前带“利XX贞”,还有就是表达不适合占卜的“不可贞”,所以《师卦》的卦辞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讲解这个卦辞之前我们要理清一个人物关系,就是姜子牙和武王的关系,很多人看过《封神演义》,姜子牙和武王就是“尚父”关系(《诗经·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我们在来理清 一个关系,姜子牙的女儿叫邑姜,按照周初时期的叫法,太姜(太祖母)、太妊(祖母)、太姒 (妈妈),而后人在记述武王老婆却叫"邑姜"
我们看看《左传》描述:“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予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繁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后世的庄姜(卫庄公之妻)、宣姜(卫宣公之妻)皆从夫谥,唯独邑姜的名号既不是从周武王的谥号也不是独立谥号(例如太姜),只有一种可能,邑姜是伯邑考的遗孀,继承其中的“邑”号,在伯邑考的去世以后转嫁给了武王,武王成为正式名正言顺的长子,姜子牙也成为了武王的老丈人。
所以此卦的卦辞在特意强调贞(占卜)丈人,吉,无咎(64卦中贞吉凶,一般不带无咎二字,这个原因在爻辞中讲述)。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翻译:出师一定要有纪律,不然就隐藏凶险。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翻译:在行军途中,吉利,无大碍,文王是上天派来惩罚商朝的(年轻继承季厉的“牧师”称号,纣王登基封为三公,羑里之后得到征伐大权)
六三:师或舆尸,凶
翻译:这次出师或许会载着很多尸体,大凶(舆:车载)
六四:师左次,无咎。
翻译:这次出师要等等,没坏处(孔颖达疏:"师在高险之左以次止,则无凶咎也。"一说,谓退止。尚秉和注:"次,舍也。震为左,故曰左次。古人尚右,左次则退也。《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出师遇到不讲信用之人,还是要等等看,无碍。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翻译:在田间捕猎时,听长者的劝告(伯夷、叔齐),没有坏处,长子发兵,弟子带着文王的木主,贞卜不吉利。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翻译:这个大国君子背负使命,建立国家承担家业,但是千万不要听信小人。
好了,接下来我们通过各种史料证明师卦为何是孟津观兵。
屈原《天文》: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夷列传》: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我来解答天文的疑问——姜子牙和文王的认识是因为邑姜联姻,在囚羑里之前已经认识,有史料说是囚羑里后认识,武王伐纣,纣后还喜?只有一个原因,纣王和妲己之间有仇恨,《竹书》记载,纣王是征讨有苏氏之后得到妲己,国仇家恨有一定可能,武王讨伐殷,依然存在畏惧,因为国力的原因,载尸集战,不是真正文王尸体,而是载的用木头做的尸体,在《周礼·春官·小宗伯》中:“若大师,则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郑玄注云:“王出军,必先有事于社,及迁庙,而以其主行,社主曰军社。”意为军队出征时一定要先禀告于社庙与迁庙,将庙中神主取出,随军而行。
所以师卦整体都是在描述孟津观兵:国仇家恨,武王在毕地祭祀文王,上告列祖以后,取出文王木主(牌位)出征,在行军途中遇到伯夷、叔齐阻拦(甲骨文中古竹国和殷商关系融洽),而后发现很多大国都不遵守约定(小人),心中担忧此次出征不利于自己而返,此时武王属于次子,伯邑考已死,为了给武王正名,就纳了寡嫂邑姜,成为武王,生了儿子是周成王,武王死后成王年少,周公旦辅佐,这就好解释伯邑考和邑姜无子嗣,武王继承家业,时间脉络我们后文通过其他卦做说明。虽然这次孟津观兵看似没有收获,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这一年,王杀比干,囚箕子,微子出奔,明明赢了战争,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武王观兵还失败就杀这么多自己兄弟,我个人猜测属于妲己怂恿(有史学家想给妲己正名,那我只能说妲己是复仇,也害了自己),其他大国看到纣王做出的这一系列操作,决定和武王讨伐纣王,尤其是微子出逃周(出卖自己国家),为伐纣奠定了夯实基础。在回到卦辞,贞丈人吉,无咎,可以从两方面说明:其一,姜子牙让武王名正言顺继承家业,让女儿嫁给武王,称之为丈人;其二,丈,古时老者,也可以是说明伯夷、叔齐的劝谏。各位可以自行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