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国庆假期,我和同学两人去柬埔寨暹粒的吴哥窟景区游玩了4天。最初知道这个地方,是因为蒋勋写的《吴哥之美》,看完这本书,只觉得插图优美,文化独特。风景优美也许是拍摄技术高超,取景角度巧妙。建筑文化究竟如何特别我也没弄得太清楚。去了之后回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郁结胸中,但又成不了文字说不出来,成为模模糊糊一团扔在记忆角落。时隔近一年,再次拿出这本《吴哥之美》,似乎当初说不清楚的感想,如今都能成字句的出现了。
吴哥王朝最初发端于9世纪,在13世纪国势达于巅峰。1296年元朝派特使周达观造访,停留一年,巨细无遗地记录观察,写成《真腊风土记》,之后此书淹没在中华浩瀚典籍之中。1431年,吴哥王朝被灭,此后迁都金边,吴哥因而荒废,在热带雨林中被蔓草遮蔽而消失于世。吴哥王朝并未留下自己的文字历史,我们今日对吴哥王朝的所有了解,大都出自这本13世纪来自元朝特使的记录。《真腊风土记》在1819年被翻译成法文本,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在1860年在丛林间发现了沉埋四百多年的吴哥王朝。此后柬埔寨成为法国殖民地,独立之后又饱受内战之苦,如今柬埔寨依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去吴哥,可以看到惊人的寺庙建筑、佛像、精致的浮雕、绘本叙事的回廊,这一切的雄伟壮丽精致都真真切切地显示出这里曾有过一个伟大的独特的文明。然后行走在现在的柬埔寨暹粒市,接触海关索贿的公职人员,沿路兜售纪念品的儿童,斥责政府腐败的导游,颠簸不平的公路,我脑中慢慢浮现一个想法:“吴哥窟的辉煌在13世纪,现在的遗迹只是美的蜡像馆。”
去吴哥参观,最精简的游玩方法,有几处是必到的。小吴哥、巴扬寺、班蒂斯蕾、塔普伦寺。
小吴哥,也称吴哥寺,在大吴哥城的东南方1700米处,有独立的护城河,有四边的城门,有内墙外墙,所有城市应该具备的格局都有。吴哥寺是最热门的景点,如果你来吴哥窟就看一个地方,那必然就是这里。吴哥寺也是吴哥王朝国势巅峰时期的代表建筑。
吴哥寺体现吴哥王朝信仰印度教时期的建筑风格。印度教中,宇宙中心是须弥山,山上供奉比湿奴大神。真腊王朝,君权与神权合一,因此吴哥寺既是寺庙又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兼具供养比湿奴大神的功能。
从远处走向吴哥寺会走过一条长长的石板大道,每一步都让人思考接近信仰的距离。
寺庙被造成层层叠叠高耸如云象征宇宙中心须弥山,阶梯陡峭之处每一步都在考验攀爬的人的信仰,是否足够专心心无杂念。
宽阔的护城河流过,塔尖的倒影投射水面,这里的黎明日出成为每一个到吴哥的游客都会观赏的壮观景象。
在吴哥寺外围的回廊里,有《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的浮雕艺术。
大吴哥城内巴扬寺,因为“高棉的微笑”而出名。巴扬寺是阇耶跋摩七世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他已从印度教转而皈依佛教,因此我们才能在佛头寺塔上看到微笑,四面八方、无处不在、包容爱恨、超越生死。
班蒂斯蕾可以看到玲珑剔透的石雕艺术。
塔普伦寺是古墓丽影取景地,以粗壮树木枝干与建筑的缠绕景象而闻名。
寺庙和吴哥王朝的信仰无法分割,无论是印度教还是大乘佛教。
而今的柬埔寨人已经没有了神。我问起带我的导游司机,你怎么看待有信仰的人?他给出的答案令我大吃已经“有信仰让那些人民变懒了,不肯自己努力奋斗,成天就求神拜佛,指望神能给他们带来好运气”。
腐败的政府让柬埔寨发展缺乏安定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的土壤。70年代对知识分子的大屠杀使得国家发展缺少了人才的根基。大部分柬埔寨人民生活贫苦,经济以农业为主,在马路上随处可见又黑又瘦的儿童到处奔跑,兜售纪念品或者直接讨要糖果。柬埔寨以美元计价,在旅行生动到处可见的市黑瘦的柬埔寨突突车司机载着欧美游客,旅游业无疑市现代柬埔寨的经济收入巨大的来源之一。现代的柬埔寨凭借13世纪的吴哥王朝遗迹在支撑现代贫瘠脆弱的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信仰不同的神,个人奋斗、消费主义、发展进步、生殖繁育。如同吴哥王朝的人民是怀着对比湿奴大神和君主的信仰,从远处的科巴斯宾山开采石块,运输,建筑、雕刻,然后虔诚的朝拜与供奉。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用消费犒赏自己、笃信个人奋斗和自我负责,相信社会不断进步、生活会更好,虔诚地养育自己的后代。
蒋勋在序中写到台湾的原住民部落,没有发展成帝国,或者连国的概念也没有。一个简单的族群,没有向外扩展的野心,传统的生产方式,单纯的人际伦理,没有太严重的残酷战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美丽的自然里看山看海,很容易满足。反思我们在追逐强大的过程中,是不是忽视了对异族文化的尊重,是不是丢失了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的向往?
是。我们要追求美,我们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不宜过分浪漫化一个物质根基脆弱的社会。现代的柬埔寨人历经了苦难的生活,旧神已经救不了他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