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摘记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摘记

作者: RawHeart心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22:57 被阅读0次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摘记

1,总序

把无形的心理内容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治疗与治愈,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便是沙盘游戏的无穷魅力和动人力量之所在。

2,序 言

深度心理学到目前尚未能植根于中国。我们可以推测,这与中国5000年的丰富哲学与宗教传统有一定的关系。古往今来,从道教、佛教及儒家学说中继承的智慧,已经给中国人的心灵以充分的滋养。许多西方的哲学家,远至莱布尼兹、叔本华,到较近的尼采,都曾为东方的哲学所深深吸引,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表达出内在生命的真实性,同时强调了内在的心性发展。

3,申荷永 教授曾组织了两届关于“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与其夫人高岚一起,组织了数次关于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的研讨和培训。

4,申荷永教授是把分析心理学传入当代中国的理想人选。通过这位既能从东方也能从西方来理解荣格的作者,读者们会获得一个认识与欣赏荣格的机会。

5,引论 无意识的生命意义

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的序言中,荣格曾这样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所有存在都寻求外向的表现,人格也是如此,期待着从其无意识状态脱颖而出,以整体性来体验自身。”我很喜欢这种自然的表白,这也是理解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的关键。

6,第三章“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由“集体无意识”、“炼金术思想”、“原型的理论”、“原型的意象”、“情结的含义”、“人格的类型”和“自性化过程”等组成,概括了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思想内容,涉及对“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和“智慧老人”等具体内容的分析。

7,有同事问我对于心理分析的感受,我仍然记得当时的回答:在接受心理分析之前,无意识基本上只是一个概念或理论,更多的是书本上的内容;接受心理分析之后,无意识便成为一种真实的生活。

8,第一章 荣格成长的足迹

人们常把弗洛伊德比喻为哥白尼,而把荣格比喻为哥伦布,其中也正是对其探索人类未知心灵的称赞。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理论的有效扩展,他的原型和原型意象理论,内倾和外倾人格类型理论,以及自性化和共时性概念等,都是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乃至人类思想的重要贡献。

9,第二章 荣格思想的背景

这里也涉及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1)来自弗洛伊德的影响(1900—1912);(2)独自面对无意识的收获(1912—1923);(3)东方智慧的启迪与见证(1923—1930)。在这些经历之后,荣格已经是“完成的自己”,同时也形成了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

10,1912年荣格出版了其《里比多的转化和象征》,凸现了彼此已经产生的裂痕。该著作的出版,宣告了荣格与弗洛伊德关系的结束,同时也成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奠基。

11,1913年1月3日,弗洛伊德在写给荣格的一封信中说:“我们分析学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必耻于自己的神经官能症。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行为不正常,却老是叫嚣自己正常,就会给人一个怀疑的基础,觉得他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认识。因此,我建议我们完全放弃我们的个人关系。”

12,弗洛伊德的最大成就大概包括他把精神病人加以严肃的对待,并深入他们怪癖的个别的心理之中。由于肯定了梦是有关无意识的种种过程的最重要的信息之源的价值,他把一种看来不可挽回地已丢失了的工具重新交回到了人类的手里。

13,第三章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912年荣格《里比多转化的象征》的出版,既导致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分裂,也意味着其分析心理学体系的开始,因为其中已经出现了其“集体无意识”理论的端倪,及其“分析心理学”的最初设想。

14,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遗传。个人无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结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15,实际上,获得真正的理解,以及认真地研究炼金术,是荣格遇到玛丽-路易斯·冯·弗朗兹的时候,那是1934年的春天,刚开始其大学生活的冯·弗朗兹也正是由于一个与炼金术有关的梦,把她带向了荣格。

16,实际上,获得真正的理解,以及认真地研究炼金术,是荣格遇到玛丽-路易斯·冯·弗朗兹的时候,那是1934年的春天,刚开始其大学生活的冯·弗朗兹也正是由于一个与炼金术有关的梦,把她带向了荣格。

17,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观念,有其生活的愿望和情感,并且也都会有其象征性的表现和表现方式。〔12〕某一文化中独特观念的象征性图像,便具有一种心理原型的意义和作用,因为这种图像在该文化的历史中反复出现,对该文化中的所有成员都会产生思想与观念上的影响。

18,荣格用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s)来描述原型将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但是荣格也一直努力区分原型与原型意象的不同。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我们的意识无从认识它;但是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原型的存在及其意义。

19,荣格说,无意识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在其对“精神与生命”的论述中,荣格还表达过这样的思想,只有具有意象性并因此而可描述,一种心理实在才可能成为意识内容,即能够被描述。

20,阿尼玛(anima)是荣格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她既是男人内在的一种原型女性形象,也是男人对于女人的个人情结。

21,男人总是倾向于在某个现实的女性对象那里,看到自己内在的阿尼玛和心灵的投影。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作为夏娃的阿尼玛,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玛丽亚表现的是爱恋中的神性;索菲亚则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的创造源泉。

22,阿尼姆斯(animus)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同阿尼玛一样,他既是原型的意象,也是女人的情结。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23,荣格用阴影(shadow)来描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阴影的组成或是由于意识自我的压抑,或是意识自我从未认识到的部分,但大多是让我们的意识自我觉得蒙羞或难堪的内容。这些让我们自己不满意而存在于我们自己无意识中的人格特点,往往会被我们投射到其他的人身上。

24,荣格告诉我们,人不是由于想象光明的形象而觉悟的,而是通过使黑暗成为意识。

25,从心理分析的意义上来说,阴影并不完全只是消极的存在,意识到阴影存在本身,已经具有某种积极的意义。阴影中包含着许多本能的内容及其能量,原始与幼稚的心理特点,以及阴暗之中的玄妙。觉察自己的阴影,乃至达到某种心理的整合,也是心理分析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目标。

26, 从分析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人格面具(persona)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我们所表现给别人看到的我们自己。“persona”一词源于演员所戴的面具,用来表示他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他人的不同;

27,人格面具与阴影是相互对应的原型意象。我们倾向于掩藏我们的阴影,同时也倾向于修饰与装扮我们的人格面具。从心理分析的意义上来说,当我们把自己认同于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的时候,我们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两者的不协调与冲突,将带来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与障碍。

28,《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在荣格的心目中,老子是智慧老人的典型象征。

29,在荣格看来,情结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其中具有一个源自原型的核心,并且具有某种特别的情绪基调。情结基本上是属于一种“自主性”或“自治性”的存在,它可以与我们的整体心理系统保持联系,但也会分裂、脱离甚至是独立。于是,情结的出现与消失,有着它自身的规律,往往不受我们意识的支配,甚至能够支配我们的意识自我。情结在无意识中形成与积累,当它逐渐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有机会发作而表现为我们人格与自我的“替代主角”。

30,只要我们不能察觉与认识我们的情结,我们就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情结的控制与摆布。而一旦我们认识与理解了情结的存在及其意义,情结也就失去了影响与控制我们的能量。尽管它们不会消失,但逐渐地会减少其消极的影响。

31,在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中,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态度:内倾(introversion)与外倾(extraversion)以及四种心理功能:思维(thinking)、感知(sensation)、直觉(intuition)和感觉(feeling)。

32, 我们可以把直觉与感知看做接受信息的认知性功能,把思维与感觉看做处理信息的判断性功能。直觉功能接近洞察力,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所面对的情境与事物;感知功能表现为善于捕获细节,接受实在的多种信息。思维功能所反映的是分析与逻辑的判断力;感觉功能则表现为设身处地的能力,并具有感性判断的特点。

33,一般来说,内倾感知型的人善于发挥自己的身体与感官能力,基于自己的内在感官而表现于外在世界;外倾感知型的人则倾向于更多注重客观观察,将其大部分的精力都贡献在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上。内倾思维型的人倾向于从自己的内在标准或观点,来开始其“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外倾思维型的人,则总是倾向于在其所关注的周围生活中寻找意义,他们更多地相信外在的事物是由逻辑与理性所决定的,而非情绪与情感。内倾感觉型的人倾向于用其内在的标准来判断他人与事物;外倾感觉型的人则往往与社会或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内倾直觉型的人往往善于发挥内在世界的智慧;外倾直觉型的人对问题多具远见,富有想象力。

34,荣格用自性化这一概念,所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

35,于是,自性化的思想是在强调和突出某种独特性,而不是强调集体性的考虑和责任。但是,自性化又确实意味着更好并且更加全面地实现集体特性。或者用荣格自己的话说,“自性化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自性剥去人格面具的虚伪外表;另一方面,消除原始意象的暗示性影响”。

36,一位好的心理分析师所能做的,仅仅是创造一种能够促进自性化过程的环境,并且以其所能表现的耐心和同情在旁守望。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中,自性化被看做一种源自无意识自然发生的过程。作为心理分析师,并不能任意干涉,尤其是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来妄加干涉,不管是促进还是阻碍。

37,第四章 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荣格曾向听众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接近无意识或发挥无意识的治愈作用?接着他自己十分自信地说,有三种方法:词语联想、梦的分析和积极想象。这也是荣格一向介绍的分析心理学方法与技术的主要内容。

38,无意识是心理分析的核心概念,也是心理分析工作的重要氛围,其本身也具有心理分析方法与技术的内涵。我们把“无意识”(unconscious)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既包括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荣格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social unconscious)和汉德森的文化无意识(cultural unconscious),也透示着某种东方的“道”、“太极”和“禅”的意境。

相关文章

  •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摘记

    1,总序 把无形的心理内容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治疗与治愈,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便是...

  • 2018-07-14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沙盘游戏 荣格分析心理学,又称荣格心理学或原型心理学,其核心理论是集体潜意识。 (一)个体潜意识 ...

  • 2018-07-01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沙盘游戏 又称荣格心理学或原型心理学, 其核心理论是集体潜意识。荣格分析心理学,集体潜意识的内容...

  • 《一沙一世界》第二章沙盘游戏的理论渊源 23~38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沙盘游戏 荣格分析心理学,又称荣格心理学或原型心理学,其核心理论是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

  • 精神分析入门100问(56-60)

    第56问:什么是荣格分析心理学? 答: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后,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特别是...

  • 第二章沙盘游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沙盘游戏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荣格分析心理学与沙盘游戏 荣格分析心理学,又称荣格心理学或原型心理学,其核心理论...

  •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除结合了“游戏王国技术”外,沙盘游戏也基于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和东方传统哲学的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 首先,同绘画分析...

  • 艺术问:所谓集体无意识???

    这是瑞士的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 在1992年《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指由...

  •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你讲解《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这本书。全书共22万字,我将用20分钟为大家讲解书中的精髓:认识自己,...

  • 走近荣格

    人格整体论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把心灵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灵是一个先在性的概念,与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荣格与分析心理学》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rw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