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有个画家,想画佛和魔。
他在一个寺庙里,找到一个僧人,发现他打坐的时候,气质清明安详。
于是他邀请僧人成为自己的模特,并许诺了丰厚的报酬。
画作完成后,画家一举成名,僧人也如愿拿到了重金谢礼。
过了一段时间,画家想要找一个魔鬼的原型,但是找来找去都不满意。
直到有一天,他去了监狱,见到了一个犯人,他很满意,于是着手作画。
这时候,犯人失声痛哭。
画家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
犯人说:上次你画佛的人是我,这次你画魔也是我。
原来,僧人拿到报酬之后,不再静心念佛,而是下山去花天酒地,金钱很快用完,但是欲望却越来越大,最终一步步沦陷下去。
他偷盗、抢劫、无恶不做,最终锒铛入狱。
即便是同一个人,曾经是僧人时,他的容貌可能是祥和,善良和慈悲的。
但当他成为了犯人时,他的容貌又会是横眉,怒目,甚至是凶恶的。
有一句话说,相由心生。
其实一个人的容貌,会随着不同的心念而改变。
而所谓的长相,并非单纯指你外在容貌的好看与否,而是与你的性格,修养和品行,综合塑造出的一种整体姿态。
若你心生美好,长相也会随着变得愈加温润。若你心生丑陋,长相就会变得惹人厌恶或反感。

02
在生活中,有时当我们与从未相识的人见面,即便对方缄默不语,亦或刻意隐瞒,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容貌和长相,乃至言行举止中,大致判断出对方的习性,职业和性格等。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位作家曾经在家附近散步时,遇到一个卖猫头鹰的中年人。
那时这个人,看起来非常质朴,是刚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的样子。
后来等到中年人的生意越来越好时,作家出于对动物的一种慈悲心,还曾劝过他,别捉鹰了,用捉鹰的时间,一样可以赚到如此多的钱。
但那时中年人根本不听,因为他觉得,捉鹰是免本钱稳赚不赔的事,于是作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再后来,作家改变了散步的路线,有一年多都没有见过卖猫头鹰的人,但当他再次看到,当初那个捉鹰的中年人时,
“他的长相几乎变得和他卖的猫头鹰一样,耳朵上举,头发扬散,鹰钩鼻,
眼睛大而瞳仁细小,嘴唇紧抿,身上还穿着灰色掺杂褐色的大毛衣,坐在那里就像一只大的猫头鹰,只是有人形罢了。”
也许人的五官,在成年以后,已然定形。但因不同的生活和习性的濡染,他们的神色和气质,也会随之改变。
当一个人做的是善良的,美好的,慈悲的事时,他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明的。
但当一个人做的是违心,离德,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时,他给人的印象,就是凶险的。

03
很久以前,一个山东的手艺人,他很喜欢雕塑妖魔鬼怪的东西,也雕塑得活灵活现,技艺传出去后,很多人都找他雕塑,因此发了不少财。
但有一天,他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相貌变得凶恶、丑陋、古怪。
后来,他向寺庙的长老诉说了这一烦恼,长老跟他说:“我可以帮你,但你必须先给我雕塑几尊神态不同的观音像。”
于是,手艺人就开始不断研究观音的心态和神情,琢磨观音的德性和表情,有时甚至到了忘我而代入的境界。
半年之后,当他把富有善良、慈悲、宽容形像的观音雕塑出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相貌也已经变得正气、端庄了。
一个人的长期的情绪状态是可以体现在自己的脸上的。
其实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以貌取人,都有一定道理。
若你宽厚,就会有一脸福相。若你性格温和,看起来就会慈眉善目,当然这样的人,也更易吸引来好人和好运。
反之,你若心胸狭隘,你若性格粗暴,你若锱铢必较,就会双眉紧蹙,凶神恶煞,面目可憎,就会招来相同的负能量。
中国古代有句谚语:
“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当一个人多做好人,多行善事,拥有好的性情和修为,以及内心的质朴,纯粹和简单,就会显得愈发年轻和貌美。
愿你走过的山川湖海,看过的日月星辰,尝过的世间百态,都能将你历练成为一个更加平和,澄明和敞亮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