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愫愫的日记 | 弘一法师:正真的自在是无执着、无分别、无妄想

愫愫的日记 | 弘一法师:正真的自在是无执着、无分别、无妄想

作者: 愫说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4-04-15 21:38 被阅读0次

弘一法师:

“真正能扛住大财的人,一定都是过了情关的人。财富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开始因情散财,过情关,不单是从受伤中走出来,就算过了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只是经历,经历不等于修行。在悲欢离合之间,体会到无常,缘起缘灭的因果,才算是修行。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都是无解的,对于所有已经发生的事,只接受不挣扎,不要后悔曾经对谁好过,哪怕看错人,哪怕被辜负。真正的修行,真正的自在,应是无分别,无执着,无妄想。”

真正能扛住大财的人,一定是经历了无数磨烂,明白了世事无常的人。他们不仅只是从感情的伤害中走出来,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能够看透世间无常,理解了世间的因果循环。他们明白,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不仅仅是经历,更是一种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接受一切无法改变的事实,无论是对他人的善意,还是被辜负的遗憾。他们深知,真正的修行,真正的自在,应是无分别、无执着、无妄想。

正因为经历了世间磨难,他们能够在财富面前保持平静,因为他们知道,财富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人生的全部。他们能够在感情的纠葛中找到平衡,因为他们明白,感情的起伏只是人生百态中的一瞬。

他们把每一次的挫折当作修行的机会,把每一次的感悟化作前进的动力。他们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为财富所动,不为感情所困。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精神,把每一次的遭遇当作修行的契机,把每一次的挫折看作是人生的一种历练。正因为有了人生中的种种经历,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真正地自在地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正如传统文化中遗留下来的人生智慧一样,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便是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不要抗拒命运的安排,接受一切际遇,无论好坏。儒家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告诉我们只有先修炼自己,才能影响到家庭、国家乃至世界。

佛教更是强调因果循环,教导我们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只有看透这个因果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地修行,真正地自在。

真正能扛住大财的人,是那些看透人生、悟出因果、坚守修行的人。他们把人生中的每一次遭遇,都当作修行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达到无分别、无执着、无妄想的境界。而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借鉴这种精神,在生活中修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以达到人生的自在。

相关文章

  • 一点心得(2)

    作者:百无先生 每读弘一法师语录,每临弘一法师书法,皆心有启迪,犹如一片白云,在浩渺的宇宙中自在的飞翔,偶遇...

  • 咸淡的味道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是弘一法师说过的话,随缘,无欲无求,随遇而安。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

  • 愫愫的理财日记 | 人生何处无悲欢,悦人悦己悦生活

    “悦人者众,悦己者王。” 你一定见过春日的百花,群芳斗艳,想要得到观客们的一番赞赏。结果前一秒还被人啧啧称赞,后一...

  • 一刹那怀念 无一刹那无念

    【无念】无者无妄想,念者念如真。无念,不等于是没有念头,而是没有分别之念,是我们的意识转化为智慧。

  • 自性之德

    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 自性之德无执着无分别无妄想。 佛在《大般若经》上告诉我们: 自性之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

  • 59、成功的突破———妄想执著

    心本清净,因「妄想」而起烦恼;心无罣碍,因「执着」而起痛苦。若无妄想、执着,本无一物,何染尘埃。 生:...

  • 落红尘

    枝上梅花摇曳风雪 愫缘浅 夜幕孤灯映以嫣然 念无边 醉月遥望星雨无眠 系指尖 落寞红尘梦回初见 恋千年 ...

  • 弘新开示:分别、执着、妄想求

  • 葬花吟

    年年葬花低无吟,随风袖间离别移。 只奈情怎生一愫,又看花来风驻停。 缘自尽,意难违, 久看尘,心是随。 年年花好人...

  • 愫愫的日记|离开位子,你是谁

    「 离开位子,你是谁」 孔子说过,“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林肯也说过,品格如同树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愫愫的日记 | 弘一法师:正真的自在是无执着、无分别、无妄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zd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