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川端康成曾这样说过,可是我的凌晨四点钟,确是一阵阵混乱的梦和喉咙发痒口渴燥热的惊醒,眼睛也睁不开,我没有任何人可想,于是我迷糊中又看见你了,线条先生,你为什么不需要睡觉也看起来那么精神奕奕呢?我要是能和你一样该多好啊,寄生于黑暗,黑暗就是无尽的能量。
我挣扎着拿起水喝了两口,凉凉的感觉就像浇灭了红红的火炭,冒出一阵烟,于是我咳了两下。记录下新的一天和你的对话。
易先生:“嘿,线条先生,你还在呢!”
线条先生:“我一直都在,当我该存在的时候,我就在。就像春花秋月,日落风起,看起来都很随机,其实都有自然规律,我的出现和存在绝非偶然。”
易先生:“好吧,你总有缜密的逻辑,而我该睡觉了,根据我的经验,这样早起再躺下,一定会很好睡。晚安或者早安,线条先生。”
线条先生:“放一首最爱的音乐吧,比如卡农。”
易先生:“卡农,我真的很喜欢,尤其喜欢前半部分,低缓,沉稳,优雅,仿佛黑天鹅游泳的姿势。”
线条先生:“世界共通的语言有四种,音乐,绘画,美食,微笑。都是从人的感官出发,直达心灵的东西。这些都是人自古进化的天性爱好,也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总结。音乐,完全来自于自然之声,比如鸟鸣虫叫,泉水叮咚,很多都是音乐家的灵感,人声嘈杂,多半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叫喊,令人生厌。”
易先生:“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没有说人声幽静的,只有人声鼎沸嘈杂混乱震耳欲聋的说法。哈哈哈,为什么,人这么讨厌自己?”
线条先生:“因为人都喜欢表达,没人倾听,想要收获知音太难了,所以加倍的渲染自己的想法观点,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人们都只是随意附和,紧接着立马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心里是认同对方的,也非要加上几句,可是我还要修正和补充几点。以表示自己考虑更加周全,如果不认同对方,那就更加难受了。”
易先生:“那感觉,真的令人心碎,人们侃侃而谈,却好像根本没人听见。”
线条先生:“声音需要规律,音乐就是音律,自然界的录音都能通过音色音阶翻译成美妙的音乐,这种规律与人的心律相通。举个例子,伤心的人尤其喜欢伤感的歌曲,明明很伤心了,按理要听听明亮轻快的歌曲抚慰心灵,却还一个劲的去听铁窗,逆流成河之类的歌,可是这些歌确实给了他们安慰,并不因为歌词伤感就增加了悲伤,因为旋律和他们的心律相协同一致了。再比如安静的人,按理应该听些激励振奋人心的歌,可是那种歌一放出来,他们就厌烦,只有柔和缓慢的钢琴曲能抚慰他们,令他们开心愉悦。”
易先生:“我看过一些新闻,有些音乐能让昏迷多年的人醒过来,这是什么道理呢?”
线条先生:“士兵齐步走的共振波,能震垮荷载几万吨的大桥,协同一致的共振力量,不可小觑。或许未来人们能够通过监测心律同时利用科技筛选或即是创造音乐来治疗心理问题和奇怪的昏迷不醒。这方面我一无所知,以上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易先生:“所以,我喜欢钢琴曲,就该多听听?说不定这一切都是梦,有一天我就被某一首叫醒了,回到现实呢?”
线条先生:“睡吧,且听风吟,不要考虑那么多,和你聊天很愉快,不过,改天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