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愿不愿意,2017年终于也来到了最后一天。
仅剩的这一点时间里,我们窝在床上揪紧了被子,不由自主地扪心自问:那些小目标完成了吗?今年的我有比去年过得更幸福吗?更重要的是,新一年的我,会变得更好吗?
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狂奔,可惜有时候总是事与愿违。
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我还能奔跑多久?
由汤姆·提克威导演执导,拍摄于1998年的德国影片《罗拉快跑》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奔跑的故事。
大量的奔跑镜头故事在一系列阴差阳错中开场,罗拉的男朋友曼尼接受老大的考验去完成一项钻石交易,原本一切都很顺利,曼尼却在最后关头将10万马克慌乱地落在了地铁车厢里。此时距离交易时间只剩下20分钟,如果罗拉不能及时赶到,曼尼决定抢劫超市。
20分钟,要么有惊无险,要么你死我活。
尖叫挣扎也于事无补,与其眼睁睁看着事情脱轨不如开始奔跑。
在紧张的情节前提下,导演没有使用类型片的古典叙述方式,而是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讲述手法,用来和男友通话的红色电话宛如老虎机的命运手柄,每一次摇起再落下,启动的是完全不同的三种结局。
时间迫在眉睫影片以极为华丽的剪辑技巧以及运动镜头的娴熟运用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强烈的鼓点与金属风格配乐让人喘不过气,我们仿佛跟着罗拉一起奔跑,跑过拐角的恶犬,跑过满腹心事的保姆,跑过偷自行车的少年,跑向未知的结局。
看似轮回却又截然不同的三段式结构,让《罗拉快跑》不再局限于一个奋不顾身的爱情故事,它更像是对命与运的理解,是对蝴蝶效应的思索与疑惑。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结局?
起因没有变化,人物没有变化,连出场的随机事件都没有太大的出入。
一直在变化的,是奔跑中的罗拉。
沉迷酒精的母亲(左)与婚外情的父亲(右)在反复的奔跑中我们看到罗拉的家庭并不幸福:母亲沉迷酒精与情人煲电话粥,父亲虽是银行家,却与董事会成员发生婚外情。父亲是罗拉最大的希望,而当罗拉面对父亲时,镜头呈现出手持的晃动感,仿佛罗拉剧烈的心跳与喘息,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罗拉对父亲的复杂感情。有意思的是,全片中让人感到最为诗意沉静的镜头都是在与男友曼尼的相处当中,甚至连亡命天涯都充满了浪漫的色彩,罗拉对爱的全部理解来自于曼尼对她的“肯定”,他可以“肯定”地说出:“因为你是最棒的。”尽管他可能连自己为什么如此“肯定”都不清楚。
罗拉与曼尼探讨爱情所以罗拉的性格中充满了尖锐,精瘦的身体里蕴藏着爆发的可能性。
在第一次的奔跑中,罗拉是盲目的。选定了目标就径直向前奔跑,她对周遭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路向前冲,在这个结局里似乎所有人都缺乏一种沟通,每个人都在讲自己的事。
在第二次的奔跑中,罗拉是暴戾的。这种情绪带来的巨大反弹是仿佛所有人也都随着变得暴躁,连办公室的情人谈话都升级为争吵,最后甚至发展至父女火并,每一次转折都突兀而失控。
绑架父亲但是在最后一次的奔跑中,犹如一道优雅的抛物线,似爆发后的寂静,罗拉收起了所有的戾气。她不再冲撞擦家而过的保姆,不再突入进修女的队伍,不再对偷自行车的少年言语讽刺。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结局中,罗拉与父亲的关系并没有实现我们期待的“大团圆”,而是选择了回避,换句话说,最后帮助了罗拉的并不是与父亲达成的和解,而是自己对机遇的把握。
罗拉仍然在奔跑,但她在思考,思考究竟靠自己的力量能做到什么,她平稳的调整呼吸,一抬眼,颇具有象征意味的赌场赫然伫立在眼前。
孤注一掷罗拉不再用高分贝的喊叫对抗全世界,而是拼尽力气孤注一掷。这一刻,赌场中竟充满了一种平静的神圣感,光鲜亮丽的人们对这个有着火红色头发的女孩默默注目,因为她抓住“运”的毕生一投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赌场内奇妙的肃穆感走出赌场的罗拉跳上救护车,她坚定地握住垂危病人的手,两人凝视着彼此,原本抢救无效的病人却靠自己的意志活了下来。
这像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命”中总有些绕不过的坎,而“运”,却又可以一朝“改命”。
正如影片海报上写的:“Every day every second,you make a decision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在一念之间,一个不假思索的转弯,一句看似多余的话,一次无心为之的擦身。
在影片中许多擦肩而过的人的命运以快照的方式集中呈现出来,让人不由感慨,人生看似漫长,几张照片就足以道尽。
罗拉傻傻地问:“你为什么不等我来?”
曼尼说:“我已经等了,可你来得太晚了。”
我们总是有错过目标的时候,也许并不是因为我们跑得太慢。
有时候觉得人生犹如糟糕的多米诺骨牌,一错再错,我们以匍匐的姿态前行却感到时刻身不由己。
三次奔跑,三种结局。
人生也许不能重来,但只要一直冷静地跑下去,我们总会明白自己能做什么。
2018,让我们继续奔跑吧。
电影给过我力量,现在我把它送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