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九年,奶茶刘若英把《后来》搬上了大荧幕变成《后来的我们》,影片未上映却已上了几次热搜,这果然是个偶尔需要情怀来调剂的年代。年少时的懵懂青涩疯狂,年长后的释怀感叹,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学会如何去爱而那个人早已消失在人海!
电脑单曲循环了一阵《后来》,互联网对面聊着天的是高中同学,这让我想到,后来的我们,又何止只是当年的恋人,我们过往的同学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曾经的同学随着年岁的流逝慢慢地散落在各地,那些同窗的岁月也渐渐地被埋在心底封存。有些人毕业之后再无消息,有些人在一起成长的路上渐渐走远,只有非常少数的才能几十年保持联系。
前段时间,因为一些事,我联系了一个以前关系挺好的同学,有过一段互相加油打气谈心的日子,可是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每年能在过年的时候收到一条群发短信。当然,现在聊起来倒也能感受到当年的熟悉感,但彼此也明白长大后毫无交集的圈子,不同的工作生活学习背景和忙碌的生活,足够将以往深埋,如无他人提及,或许一直在遗忘状态。
尽管容易被遗忘,但庆幸的是同学这个纯粹的身份容易让人卸下防备,回归情感的单纯。过年那会,不知是哪个同学组建了一个六年级班级的群,大家一起回忆二十几年前的同学,努力在自己的记忆库里搜索,估计好多都查无此人,不过就算这样也没关系,总会有人惦记着。也有几个同学私加了我,呵呵!而且还是以前根本不熟的同学,但奇妙的是寒暄之后竟也能自自然然地聊家常。写到这,我又想起去年我因为别人的事在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结果一个当年几乎没说过话的同学给我提供了帮助。嗯!同学这个词自带人情味的光环。
当然,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从小一直到现在还关系密切的同学,嬉笑怒骂,吵吵闹闹,惺惺相惜地一起成长,一起烦恼,还有一起变老……
儿童到少年到青年,我们遇到了很多人成为同学。学生时代里幼稚的,懵懂的,青涩的,愚蠢的,热血的,莽撞的种种行为,对于后来步入社会的我们,是过往青春年少的一个印记,是回忆里的一束光!后来的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学会了长大,遇到越来越多人和事,迷信于能量守恒定律,先前遇到的人总会被后面的人遮挡覆盖,幸好同学比恋人来得更宽广,那些早已消失的人说不定哪天又见面了!一日同学,终生同学!
后来的故事里,有你有我有大家,后来的我们,有缘终会相聚!
此文记念我所有的同学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