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上听了余华《活着》。
在嘈杂的公交车上,解说者娓娓道来。
听到小说主人公接二连三离去,余华用动情或冷静的笔触书写者当事人的感受,我听到泪目。
尤其是儿子死了,福贵一直瞒着家珍。患了软骨病的家珍看破不点破。她让福贵背她去村头,张望许久,她哭着说,有庆不会再从这条路上回来了。这时候余华就描写福贵的内心世界:“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见我儿子赤脚跑过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有时候觉得,人活着太难了,太苦了。
解说人说,余华相通过小说表达的是,人活着,就是为了见证。
活下去就要承受一切,承受是为了承袭,人类因此才生生不息。
第一次看小说,只感到这是个可怜人吧故事。
这次再听,受益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