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时空的长河边,在落日之下,翻开中国陈旧的诗卷,一页一页地展开,顺着书页上的字迹轻轻地念叨,你总会见到那几个熟悉的名字,脑海里浮现出那几张模糊的脸庞,刘禹锡、王维、杜甫、陆游、杨万里、苏轼……当这些人的名字从书页里浮出,顺着眼前的时空之河缓缓流去之际,你不难发觉这条诗河里,闪烁的光点大多是唐时的诗,大多也是唐时的人。而在这条诗河里,你会发觉一朵莲花浮于清水河上,天然出尘,俊逸仙姿,那朵莲花是谁呢?
这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了,也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若是你有闲心听他的生平,他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他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可是,他的一生也很孤独……
旧事还得从公元701年说起,那是唐长安元年,当时的皇帝是武则天,这一年朝中边关或多或少也发生过几件事,但是总体而言国家还算太平,没有大的变乱。
奇异的是这年三月,已是初春时节,天上居然下起了大雪,还一连下了几日。当时的宰相苏味道揣测上意,阿谀奉承,急忙带领百官入朝进贺,想讨皇帝的欢喜。
在朝堂之上,苏味道一脸喜色,说:“陛下,天降瑞雪,正显吾皇圣德,泽披生灵,雪润万物,草木为之一振,鸟兽因而动容。”
一位名叫王求礼的官员听完了这句话,一脸鄙夷和不悦,“三月的雪是瑞雪,那么腊月里的雷是瑞雷吗?”
苏味道没有说话,他见到武则天的脸上没有了笑意,更加不敢随意吱声。他心里明白,王求礼的仕途从此已然不再了。
当天的朝会在一片寂静中结束了,这种寂静是严肃的、紧张的、尴尬的。不是给人带来安宁和平和的静,而是一种山雨欲来时的安静。
武则天和群臣之后再也没有提及这件事,仿佛当天的朝会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而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寒雪之灾,也不在于苏味道带领百官进贺的丑态与闹剧。
有意思的是这件事里反应出了官场宦海里的一个道理,就是有的事分明是错的,显而易见的愚蠢行径,偏偏一群人会去做,为什么呢?
因为有的时候,官场宦海里没有是与非,善与恶,正与邪,高尚与卑鄙,聪慧与愚蠢……有的仅仅是目的和手段,结果和方式。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善于逢迎阿谀的苏味道在很多年以后,他的子孙后代里出了一家子——三苏。可是沉稳的苏洵、淡泊内敛的苏辙、赤诚坦率的苏轼都没有遗传到他身上的这些特点,尤其是苏轼,可以说与他截然相反,苏味道正是苏轼所鄙薄讨厌的人。
再说回这一年的事,一场大雪令草木受损,也令朝堂的君臣不欢,天地间一抹白色,也没有令人世间的心里多一点坦白。但是,天地间却降生了另一种“白”,他令风雨为之惊动,让鬼神为之泣嚎,令在他之后的芸芸众生自发的朝他进贺,丝毫不吝惜溢美之词,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瑞人”!
这一年,他在一处模糊不清的地方出生了,为什么模糊不清,因为世上没有人真正了解他的降生之地,连他自己也似乎没有丝毫提及。
而世人的传闻和记载也众说纷纭,杂乱不契,因而我也没有闲心去引诸家所言,也没有兴致把学界主流的态度写下,毕竟除了上帝和他本人,估计也没有人真正知道他的来处,而且一个细心的人迟早会发觉,我们的古籍记载里有多少值得可信的呢?
因此,我们就权且当他是从天地之间而来,也从天地之间而去的,这一点总是没有错的,去探究一个人的出生地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
何况我们的主人公可不在乎这些,出生和死亡只是一个旅程,天地间不过一家酒馆,他不过是个旅宿饮酒的客人。
他就是——李白!
谢谢诸位看官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