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载-文化资本(文稿)

转载-文化资本(文稿)

作者: 浩3108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16:56 被阅读8次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万维钢老师在「得到」App的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里,有一篇文章观点很有意思。

    他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资比名牌包还要贵的社会。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在某次聚会上,你遇到两位女士。其中一位女士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是谈吐不俗,居然引用了上周《经济学人》杂志对英国大选的分析。而第二位女士的包一看就是名牌,但她更关心最近电视剧里某个人物的八卦。

    好,请问,这两位女士谁的社会地位更高呢?

    要是放在十年前,谁的包贵,大概率谁的社会地位就高呗。不是有这样一句俗语嘛,“女人看包,男人看表”。要判断一位女士的财富状况、收入水平,看一眼她背的包包,基本上就知道得差不离了。是不是大牌?是不是限量款?是不是刚刚发布的新品?同样的道理,怎么判断一个男人的社会地位呢?看他戴一个什么价位的手表。

    但是在今天,答案可能就正好相反了。大概率上,谈论《经济学人》的那位女士的社会地位高。不仅仅是学识高,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她的经济状况也大大超过谈论电视剧八卦的那位女士。

    为什么呢?

    因为用炫耀性的消费来区分社会阶层,这个方法已经失效了。

    你看,随着生产力提高,各种“高端”消费品都在向大众普及,再贵的名牌包,中等收入者努努力也能负担得起。背一个名牌包,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有钱人,可能你只是一个喜欢买名牌包的都市白领。

    那么,今天区分社会地位的是什么的呢?

    是谈资。

    表面上看,买一本《经济学人》杂志花不了多少钱,一年才100多美元。但是,想要成为一个看《经济学人》杂志的人,是非常花钱的。你得上过大学吧?你得花时间学习很多高级的英文词汇吧?你得有这样一个社交圈子,看完《经济学人》杂志可以找得到人聊天吧?

    所以,《经济学人》上的谈资就要比名牌包值钱。

    谈资,本质上是什么?

    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一个概念,谈资实际上是凝结在一个人身上的“文化资本”的体现。布迪厄说,我们在划分阶层的时候,通常只考虑到一个因素,就是财富状况,也就是一个人的经济资本。但其实,财富状况并不是决定社会地位的唯一要素。

    文化资本,即“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味与生活方式”,也在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这个我们很好理解。但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经济资本可以迅速获得,比如继承遗产、中彩票,或者突然做成一大笔买卖,致富的速度可以非常快。

    但是文化资本就不同了,不仅积累起来非常慢,而且几乎无法侥幸获得。

    布迪厄讲了一句话,“文化资本,就像肌肉发达的体格,或被太阳晒黑的皮肤,极费时间,而且必须由投资者亲力亲为才能获得。”这是文化资本真正残酷的地方。

    有钱,可以买一身的名牌服装,但是只有健身才能练出好身材。有钱,可以拥有一个装修豪华的大书房,但是真的读过这些书就难上加难了。有钱,身边可以立即围绕一帮狐朋狗友,但是有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圈,就不是马上能办到的了。

    谈资这个东西,说起来好像很虚荣,但其实是你文化资本的体现。

    熊逸老师在他的订阅专栏《熊逸书院》里,举过一个的例子。他说,孔子有一句名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就是指《诗经》。

    奇怪,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就不能张嘴说话呢?

    熊逸解释说,在当时,《诗经》和日常语言不一样,说话的时候能引用《诗经》,是混迹上流社会的必备技能。《诗经》就好比近代欧洲的法语。过去在欧洲,英语和俄语都是普通人讲的,而法语才是上流社会的通行语言。所以,为什么我们读像《战争与和平》等等小说,俄国人和俄国人讲话,会经常蹦出一句法语?

    因为当时说法语,和春秋时代引用《诗经》,和我们今天谈论《经济学人》一样,这些本质上都是你的文化资本,是一个阶层区别于另外一个阶层的标志。

    在传统社会,经济资本是基础,文化资本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东西,所以经济资本还是根本性的。但是万维钢老师为什么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资比名牌包还要贵的社会,也就是文化资本反客为主,反而变成更基础、更重要的东西呢?

    这是网络效应的结果。

    在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网络是相对固化的。你没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通常就不会获得更高级的人际关系网络,文化资本也就无从积累。在一个开放社会,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人际网络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人际网络对一个人的赋能效应也大大提高。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一个人的财富状况,通常是他社交圈的平均数。即使他暂时还达不到,但是大概率,他终将会达到。

    前几年,网上有这么个段子,嘲笑那些狂热的年轻创业者,说他们“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泡贝塔咖啡,听创业讲座,宅在家里看耶鲁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BAT公司大格局了如指掌。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煎饼果子必须黄太吉,约饭局去雕爷牛腩,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等等——如果你符合以上描述,那么,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这是个段子,可能也是个事实,但是我反正不敢小看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有些行为显得很可笑,但是这些行为的本质是什么?

    是在试图摆脱自己原先的社交圈,进入更有财富效应的社交圈。这种努力即使不足以让他们创业成功,在大概率上,也总是会好过他们原先阶层中,那些不求上进的人。

    传统社会,有一个假设: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自己原先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现在的开放社会,进入更好的网络,才会让你事半功倍。

    最后,还是要吹捧一下我们的用户。我们「得到」App,是为终身学习者服务的。这上面的很多知识,有的时候看起来也只是谈资,并不是这些知识和谈资,本身能让你兑换成多大的利益,而是你在追求这些知识和谈资的时候,体现出你在切换或者巩固自己的社会圈层。

    谈资,只是你即将获得更大价值的一种体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文化资本(文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ip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