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
和唐僧西天取经一样,
一路妖魔鬼怪多着呢,
遇到谁,都当是修行就好了!
一直想写这一道菜《海瓜子》,嗯呢?瓜子,长得像瓜子的海鲜,吃起来也挺像。
古人《咏海瓜子》的诗写道: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
天热胃口不佳,来一盘海瓜子,推杯换盏间,一颗一颗,抬头望月,低头寻蛙叫,微风小曲。
海瓜子肉细嫩,味极鲜,其营养价值只长脑子不长肉,但吃起来耗时,是完美的宵夜不二之选,佐酒佳肴。
去年酿的酒,是时候换地方了。
一口美酒3颗瓜子下肚…
这么一算,应该是好多年前了,那会工作在惠州,周末家中老板从深圳赶来惠州,过起了“周末夫妻”,赶了个时髦。
惠州有一个西湖,和杭州的西湖当然不一样,各有不同,不能说各有千秋,在眼里和心里,哪哪也比不过杭州西湖的唯美与诗意。
西湖对面有一条食街,说是街,弄堂更为合适,老旧的房子,古老的门廊,沿街各式各样的小吃,热气腾腾!
每一样吃一点,不会饱也不会太饿,在食街需要保持这样的状态,不然往里的口福只能怪肚子小心眼大,回家半夜还难受。
吃了一路,见着海瓜子的时候,一大盆,在炉子上煮着,老板是当地人,一盘10块,瞅着数量不少可以慢慢吃,顿时来了兴趣。
一颗入口,顿时眩晕,为啥世间美好今日才遇见?之前的美食顿觉无味无趣得很。
小小一颗,像极了生蚝的迷你款,但味道因加了薄荷叶,保留了海瓜子原汁原味的同时,恰到好处的将海腥味遮掩。
海瓜子生活在浩瀚大海盐分教重的浅滩,体型小得不起眼,但鲜美却不逊色于其他海产,每年8-9月产卵繁殖。
蔡澜先生曾这么评价这种食物:“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它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
《澄海县志》这样记载着:“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邑亦有薄壳场,其业与蚶场类。”
海瓜子又名“金不换”,潮汕地区称之为“薄壳丁”,专业一点的叫“寻氏肌蛤”,像没长大的小蛤蜊。
海瓜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福建省地方特色佳肴,属于闽菜系。这里还有一点小争议,都说是自家特色,有根源来源于它生活的区域。
“海瓜子”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北自辽宁, 南至北部湾。
东至福建东南部、西至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之间的海域内,超过这个海域基本上看不到薄壳的身影。
怎么做呢?
百度有云: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
但你去菜市场挑选时,实则差不多已吐尽泥沙,买回来只需要在清水下淘洗几次便可。
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
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辣椒、洋葱丁当配菜,加入黄豆酱、耗油等佐料,味道鲜美。
确定不来一盘,试试?
辜负了美食,就是辜负了自己哈,一盘下肚,干了这杯自酿的美酒,话说酿酒的活儿可以提上日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