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学校小学部这边,发现学生们真是太享福了——吃饭是食堂阿姨事先把饭菜打好,餐盘放在桌子上的。饭后桌子都不用自己抹,自有食堂阿姨来收拾,他们只需要把自己的餐盘碗筷放进收纳筐里就可以了。
可是,这些孩子,我发现他们在放碗筷时,有个很坏的习惯——腰都不弯一下,直接就把碗筷往筐里一丢(扔、掼、摔),总之,很是不在意、不经心。碗筷跌进筐里时,总会发出一声或大或小的哀鸣,但无人理会。他们碗筷一扔,便扬长而去(终于明白学校为什么使用塑料碗了)。
收纳碗筷的是一个老人,可能是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了,所以也是一脸漠然。有几次,我实在看不下去,拉住扔碗的孩子,带着生气的口吻对他说:“你弯一下腰,轻一点不好吗?”这时,不仅是这个孩子,连着他的同伴,以及去放碗筷的其他同学,都对我的举动报以莫名其妙的神态。唉,我就是受不了他们这种漠然的态度。
其实,我们学校还是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的,我们从一年级到七年级,推行“六好”——上好课、扫好地、吃好饭、走好路、睡好觉、讲好话。可以说,“六好”教育基本上涵盖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相信,饭后轻放碗筷肯定学校也要求过的。然而,无论是学校倡导的哪一“好”,只有深入他们内心,化成他们自觉的意识,才会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做到。
就说这轻放碗筷的行为,这么简单的事,他们就是做不到。我认为根源就是他们的内心缺乏一种感恩与敬畏。就像许多孩子对待粮食一样。碗筷粮食天天为我们服务的,给我们营养的,往往却被我们忽视和轻视。
其实,又岂止粮食和碗筷?又岂止孩子们?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身边的亲人和每天为我们所使用的物件,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好好对待?可是,不知道是社会浮躁还是我们自己缺乏安宁的心境,我们对生活往往缺少柔情,对我们最该善待的人和物件,缺乏真正的尊重和怜惜,而所给予的粗粝相待,留下的难免是痛苦和伤害。
对待自己,又何尝不犯了同样的错误?
善待自己,疼惜自己,好好安放自己,这也是我们一生的重大课题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