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接揭晓答案之前,我想先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爱——自爱。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一句话,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的座右铭,即:
自尊自爱是自律的基础。
正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惜,我们才会选择自我约束,选择做那些短期不那么愉快但对我们人生有长期积极影响的事。
生活中有很多事,以愉悦的外表诱惑我们,每当我们沉溺在这些事中,就会觉得无比的爽。
但是过后又会后悔,因为浪费了时间,破坏了重要的关系等等。
就比如你周末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家边吃零食边看电视剧或玩游戏。
或者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对你的家人、朋友、领导、同事说出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
想想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浑身舒畅,但是后果通常很糟糕甚至凄凉,毕竟你得罪了亲密的家人朋友还会被原谅,但是得罪了领导或同事后果就,呵呵……
而有些事,折磨你,让你不爽,只要有机会,能逃避就逃避,能拖延就拖延。
就比如,你想出各种奇葩的理由说服自己这一餐可以多吃点、今天不跑步……
但是这些事却是可以为你带来健康、苗条的身材等好处。
当你拖延着不去做的时候,你会产生自责感,当你克服了恐惧(通常是直面困难的恐惧)你会产生胜任感。
所以你看,很多做起来很愉快的事不一定就真的对我们有好处,而那些看起来不人道、反人性的事却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注意,这里有一个非常迷惑人的陷阱。
看起来不人道、反人性,真的就是不人道、反人性的吗?
想起某句广告词: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
当你严格要求自己做事,比如学习、节制消费、控制饮食、每天锻炼…… 真的是对自己狠、不人道、反人性、太残酷吗?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后果怎么解释?
你把自己折磨的这么惨,对自己这么狠,是跟自己过不去吧。
你会跟谁过不去呢?当然是讨厌的人。
可是你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结果却是好的,你提升了专业、积累了知识、涨了工资、健康得到了改善、身材也玲珑有致了……
试问,这样的结果,是你期望那个讨厌的人得到的吗?
所以,一开始,我们给做这些事定义的动机就错了。
不是出于对自己狠、折磨、作死、过不去,我们才选择做那些不那么愉快的事,恰恰相反,正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惜与尊重,我们才甘愿忍受暂时的不愉快,来谋取长久的利益。
所以,我一直认为爱不是本能的感觉,而是经过理性选择后的行动。
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自爱,什么是虚假的自爱,我们再来谈爱孩子。
很多人不懂得爱孩子,以爱之名行害之实。
我甚至认为这个“很多人”基本上可以用“绝大多数人”来代替。
正因为不懂怎么爱孩子,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害了孩子。
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父母自认为自己对孩子呕心沥血的爱反而带来了心塞的后果,然后自己还觉得很受伤……
就比如,禁不住孩子的央求,在天气不是很炎热的时候,给孩子买了个冰淇淋,结果当天夜里就发烧了。
父母的心声是这样的:孩子一直苦苦哀求好可怜啊,不就是个冰淇淋么,又不是买不起,虽然天气不是很热,但是少吃一点应该问题不大吧……
嗯,心里想着是买了后只让孩子吃几口,然后,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而已。
再比如,孩子上学了,你给他说只用把学习搞好,其他一概不用管。结果,他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人。
或者,你给他说只要尽力就好,学成啥样是啥样。结果,他就真的学的不咋样了……
插播一句吐槽啊:说这种话的家长真心无知又不负责任啊。什么是尽力就好?什么是学成啥样是啥样?
明摆着暗示孩子遇到困难咋办啊?放弃呗!
就像之前一个小班家长说的:我娃上幼儿园,我不期望他学到多少知识,只要他每天开心快乐就好。
说的好像学知识和开心快乐冲突一样……
幼儿园学的知识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等于他理解的知识,我们今天不讨论,只想说一点,概念不清还肆意滥用真的很可怕。
第三个例子,孩子要结婚买房子,你给他付了首付,接下来的房贷以他的工资是可以供的起的。但是他从小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受不了为了还房贷得降低生活品质。于是他向你哭诉,让你出了首付还出月供。
你是咋想的啊?我这辈子也就一个儿子,我的钱不给他花给谁花啊?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我帮点忙他就不用那么可怜了。我给他把房贷还上,他就有多余的钱存起来了。
很可惜你把辛苦工作的钱给了他,他仍旧一天潇洒的吃喝玩乐,没有来源更没有节流。对呀,有父母买单为啥还要节约呢?想浪就浪啊!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所以你看,这些父母矛盾不?
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却做了害孩子的事。
究其根本,就是不懂得如何爱孩子。
而这些不懂如何爱孩子的父母,更大的可能是也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即,不懂得自律。
这些父母不假思索地、依靠直觉、自己的想象、研习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成为一个“好妈妈/爸爸”的愿望……去“爱”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的行动准则是:谋求孩子的最高利益。
当短期低价值和长期高价值冲突时,选择后者。
即吃一个冰淇淋很爽和健康冲突时,选择健康。
而支撑我们做出这样选择的根源是:爱。
不满足孩子吃冰淇淋的愿望,孩子会不开心,他的不开心也会让你不开心(小孩子的哭闹可是让人很烦躁的),会引发你一系列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当你坚定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选择了爱孩子,选择了他的最高利益,即选择了他的健康,你就能够忍受一时的不愉快。
所以,爱是经过理性选择的行动,哪怕这个行动不利于我们自己。
所以,真爱是伟大的。
我们为了孩子的最高利益:
让他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自信、有能力、有好奇心、有探究欲、有创造力、有爱心、诚实、勇敢、乐观、积极的人。
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但是,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真的是在爱孩子吗?
真的是以孩子长远的最高利益为出发点考虑吗?
还是说,我们不过是以爱孩子之名,行自私之实?
答应孩子不合理的请求,结果是你的耳朵不用忍受他哭闹的魔音。
包办孩子的生活,结果是你不用教他,不用忍受他长期做不好需要你不断指导的过程。
包庇孩子的错误,结果是你推卸了教导他的责任。
……
人永远无法去学习他认为自己已经学会的东西。
在你认为你对孩子的言行是出于“爱”,我希望是真正的基于理性选择后的行动,是基于孩子的最高利益,而不是仅仅感动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