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王阳明,生于1472年。浙江余姚人。与天下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一个时期的人。
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就是一枚划过历史长空的耀眼彗星。自有后人评说。
在那个年代,人生早就被设定好了: 科举,入仕。
1499年,27岁的王阳明在两次科考失利之后,第三次进京参加会试,发挥出色,榜上有名,赐二甲进士第七,从此走上仕途。
在科举考场上春风得意的王阳明,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却随即遭遇了可怕的挫折。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刘瑾大肆逮捕反对自己的大臣,时任正六品的兵部主事王阳明看不下去,上疏要求释放这些正直的官员。但这封举报信却落到了刘瑾手上,刘瑾大怒,假传圣旨,结果王阳明被责40杖,贬谪至贵州龙场当驿丞。
王阳明拖着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身体,在前往贵州的路上,又遇到了刘瑾派来的杀手,王阳明假装跳水自尽,最终躲过一劫。
王阳明有一颗强劲的心,既然被贬去贵州,那就去吧。他逃过刺客追杀,后来又在舟山遇到台风,差点命丧海上,但仍然去上任了。当时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闭塞落后。他根据风俗,教导当地人开化,受到民众爱戴。就这样,他扎根了下来。
让后人感慨的是,王阳明性格的执着与他解决问题的超凡能力,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他成为一代大儒之前,读书人十分注重宋儒朱熹的著作,朱熹强调“格物致知",所谓″物有表里粗细,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王阳明少年时,对此身体力行。有一次决定穷竹之理,他守在竹林中,“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反倒大病一场。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王阳明在前往贵州的路上,曾经写过一首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跟天空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
某一天晚上,在贵州龙场,习惯夜夜静坐深思的王阳明突然大悟,“格物致知"之道,高兴的跳了起来,把睡着的仆人都惊醒了,史称″龙场悟道"。
何必事事格物?不如关注内心。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核心是"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他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强大内心,能够使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
在当时崇尚空谈的团团迷雾之下,王阳明的学说,如同黑暗中熊熊燃烧的火炬,散发着穿透力极强的光芒。
人生的大磨难,别人强加的耻辱,却成了王阳明成为圣贤的最后一道淬火的工序。
王阳明自小学习骑射,精通兵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文武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首推王阳明。他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他的“心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同样主动作为,将学问在事业上充分表现出来。
王阳明在军事上最令人称颂的是,他用几十天时间,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策划了很多年的叛乱。
当时王阳明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宁王判乱,声势惊人,曾席卷之势。王阳明手中无兵,却临危不乱,他一方面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另一方面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文以迷惑朱宸濠。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他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却又故意泄露给宁王。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朱宸渌进兵南京,但朱宸濠大疑,按兵不动。过了十多天,勤王兵未至,朱宸泳才发觉被骗,带兵攻下九江,南康,随即攻打安庆受挫,此时王阳明大军已集结完毕。朱宸濠精锐兵力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王阳明率兵攻打南昌,朱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
这一役,足见王阳明的用兵之道,神出鬼没。他带兵打仗,无一不取得辉煌战绩。历史上评论:王阳明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当然,这源于它强大的自信心。
1529年,王阳明病逝,他的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