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89988/c60a8e5b32a41b16.jpg)
一
年轻时找工作,发现职位描述常有一句话: strong multitask skill,字面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较强的处理多任务的技能”。
啥意思?当年的我猜就是三头六臂的意思吧,想象中应该就是在一堆堆的文件里边打电话,边回邮件,手脚并用也不过。嗯,反正是理想的成功人士既视感。
入职场后终于有了初步的体验,数不清的邮件,处理不完的事情,没空喝水上厕所,一天下来忙得精疲力尽。没过多久开始加班,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远远不够,甚至周末还要把把电脑带回家。更没想到的是,我的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动不动就感冒,肩颈酸痛伴着头晕,以前连医院门从哪里开都不知道的我开始频繁地出入医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7389988/2886710346512839.jpg)
我沮丧的发现,为什么同样八小时,其他人就能按时把活交掉,准时下班;为什么他们有时间喝水吃饭有时间聊天还能得到领导的表扬?更不可思议的是,到了真正的职场,所谓我眼里的“成功人士”并不总是一副火烧眉毛的焦急模样,反而呈现出沉着冷静,胸有成竹,闲庭信步的状态。
二
渐渐地我才明白,所谓“多任务并行”并不是指一个时间同时做好几件任务,而是在单位时间里专注而高效的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即使很多工作任务也能有效应对的状态。这里的秘密不是别的,而是时间管理技能。
为何这么说?因为一个人不管的职位有多高,工作量有多少,他拥有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多。时间不仅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也是有限而珍贵的,它转瞬即逝,不能储存,不可重来。想让自己变得有效率,就意味着要对时间进行管理。
懂得时间管理,就是懂得区分事情的优先级
职场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一领到任务便立即动手,没有思考的过程。如果同时收到多个任务就容易慌了手脚,无从下手,着急起来就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优先级,越抓越乱,越乱就越慢,形成恶性循环。
怎么给优先级排序?首先我们把每天的工作列一个清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白纸黑字记下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靠大脑记录,因为大脑会忘,而写下来就不会。清单也可以可以让我们定期回看任务完成的进度,并适时调整任务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7389988/0f05393d8bfd174b.jpg)
接下来,这里我们介绍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两个维度:重要和紧急。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维度画坐标轴,可以得到四个象限:A重要紧急,B重要不紧急,C紧急不重要,D不重要不紧急。
![](https://img.haomeiwen.com/i7389988/fc74016145826bae.jpg)
清单上内容按照以上四象限归类。A象限重要且紧急的工作应当最先处理。许多事件类的工作可以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个象限的任务往往是焦虑情绪和压力的最大来源,不完成会直接引发严重后果。
B象限重要但不紧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此象限多针对项目型的工作,适合先计划再行动。把大任务分割成小任务,严格按照计划行事,逐一击破,就能达到“先紧后松”的工作状态。最忌讳的是制定了计划但不执行,以“拖延症”“懒癌”等借口拖到最后一刻才日以继夜的赶工加班,把不紧急变紧急,给自己增加压力。
CD象限都是不重要的事情,也许紧急也许不紧急。因为不重要,就没有花时间的必要,我们可以选择交给别人做或者不做。不重要的事情意味着没有价值,做没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与其浪费生命,不如合理规划,把多出来时间投资到重要的事情中去。
三
打个比方,周一一早你坐进办公室,日程活动上有几样任务:
1. 策划筹备两周后的部门员工活动,参与人数30。
2. 中午与小伙伴一起工作餐,但没想好去哪里吃
3. 今天要给老板汇报交代一项重要工作结果
4. 需要决定周末要与朋友看什么电影。
来看看我们的理解是否一致:
活动1,重要不紧急。重要是因为部门活动涉及到30人之多,一场活动包含时间地点人员活动内容等方方面面,需要提前计划各种细节并一一敲定。不紧急是因为活动发生在两周之后,现在要做的只是把大任务分割成小任务即可。
活动2,紧急不重要。中午马上就要到了,不知道吃什么可以请同事预定,或者临时再决定。不需要花费多余的时间考虑。
活动3,紧急重要。给老板汇报工作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今天就要完成,所以第一时间准备。
活动4,不紧急不重要。周末的事情可以等到周末再想或者交给他人。
以上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关于时间管理最基本的理念。时间如此公平,谁都不会比别人多一点,不论是刚开始职场生涯的小白还是职场老司机,只要怀着对时间的尊重并学习如何合理利用都会受到时间的回馈。
加油各位与时间赛跑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