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学习这事儿,在精不在多

作者: 遇见嘉树 | 来源:发表于2017-07-17 00:15 被阅读84次
【晨读感悟】学习这事儿,在精不在多

中国曾经有过这么一所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仓促搭起,被称为“史上最穷”。它仅仅存在了8年,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71位两院院士,这样斐然的成就,让牛津大学的学者不远万里前来拜访求教,惊诧: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它就是西南联大。学生宿舍是茅草屋。土墙上开几个方洞,竖几根树棍,就是窗户,一间宿舍要塞40人,没有桌椅,只能把装肥皂的箱子当作书桌和衣柜。

老师们常常会布置课后阅读,可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图书馆藏书不够,座位才200个,一旦去晚了,就要排上半天的队,更别提借书了。

有次经济学教授陈岱孙布置大家回去看《经济学概论》,这门课有100多名学生,书却只有5、6本,大家只好限定时间“接力”看书,如果实在来不及,就直接手抄。

那是个求知若渴的年代,即使外表衣衫褴褛,吃不饱饭,睡不好觉,可是只要能看上书,能念上课,就已是人生之大幸事。

反观我们现在,不得不谓之幸福——想看书,书店有实体书,网上有电子书,更有各种购书平台,一键下单,坐等送货上门。

各种网上课程密布,只要需要,交上一点学费,就可以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

可是,我们的成就为何远远不及那个年代的学生呢?

我们明明掌握了比他们多得多的信息和知识来源,不是吗?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什么意思呢?子路是孔子的学生,这里是说,“子路并不是死读书的一个人,是积极的实践者,对于不能及时实践的知识并不希望听到,因为不能实践,听到了会觉得内疚”。

这里强调了子路对于实践的看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书中内容是否正确的最直接途径。

看过一篇文章、一本书其实没多大用处,看完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意义。试问下自己,报了那么多课程,有多少是自己真切去实践过的呢?

我们再来看看华罗庚的事例:

华罗庚的住处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毁了,于是找了个牛棚住了进去。每天一早,他拖着瘸腿,步行十几里路去联大上课。晚上,又在牛棚里伏案研究数学。老牛常在柱子上擦痒,搞得地动山摇,字都写不好,棚里更是蚊虱成群,咬得华罗庚满身是包,疼痒难耐。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华罗庚攻克了十多个世界级数学难题,还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新学科——矩阵几何学。

虽说我们要广撒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但是万不可一味的宽而不精,既要有横向的链接,更要有纵向的专精,横向的链接是建立在纵向的专精之上的,当你在某一领域做得足够优秀,拥有权威时,你的横向链接就是学识渊博;而如若缺少了这一纵向,那么那一横就是虚浮的,没有牵引的,让人觉得只是在夸夸其谈而已。

所以,与其多,不如精,围绕某一中心点而学习,带着目标去看待眼下的各种课程,挑选对于建构自己当下知识架构有利的部分,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我想这样的收获,比那些手上课程多多却浅尝辄止的人,要大很多吧。

而且这样,也才能让自己的投入,最大化性价比。

相关文章

  • 【晨读感悟】学习这事儿,在精不在多

    中国曾经有过这么一所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仓促搭起,被称为“史上最穷”。它仅仅存在了8年,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0802-晨读感悟-在精不在多

    想要学各种技能,各种知识,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学会。 好的东西在精不在多。就像读书也是一样,囫囵吞枣似的看了一堆,各种...

  • 在精不在多

    如果,你的手机里面只安装了一个阅读软件,可能每天都会打开,都会进行一定时长的阅读。但是,如果安装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 课程在精,不在多

    昨天翻看自己18年时候学习的课程,发现里面有一些点自己现在才明白。每次重听都会有新的收获。 而且发现自己之前写的一...

  • 衣服在精不在多

    这几天陆陆续续在整理冬天的衣服,虽然老嚷嚷没什么衣服穿,但当把全部衣服一件一件装进衣柜 ,看着衣柜慢慢满起来, 才...

  • 言辞在精不在多

    出去的话就如泼出的水, 出口容易,但收回不大可能。说话如与电报,报,言辞在精而不在多。 说话技术与你-生沉浮荣辱有...

  • 朋友在精,不在多

    哪有那么多朋友 现在是,不坑害你,不针对你,看你不顺眼就OK了 知己很少 时间就是生命,把你的时间留给值得的人 当...

  • 坚持在精不在多

    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理念 71天前,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每天需要做的小习惯:每天更文,每天看TED演讲,每天阅读看会儿书。...

  • 读书在精不在多

    回过头来,看飘然而去的2022 年,虽然在刑事辩护业务普遍下滑的年份,仍然如期实现了既定的一年办十案的目标,但若要...

  • 精通

    学 在精 不在多 在明白 不在含糊 精而通 一通百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感悟】学习这事儿,在精不在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ox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