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乍一听确实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创造的。
逻辑是这样:在某项领域戮力打磨专精,当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与之相应的机会出现,更像是不断精进让自己在机会的必经之路上等候,所以:机会不过就是用自己的技能创造出来外界的广泛认同而已!
由此可知,机会也不完全是无法捉摸和预料的,可以一方面从事手头的工作,“心性须从事上磨”,不断提升自我、打磨技能;一方面注意捕捉取得突破的契机,可以是物质上,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仔细盘点分析自己的能力、圈子、资源,然后用逻辑和概率大致推算出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哪些领域会较大概率出现机会,这是一个比较繁琐、但极其重要的庙算过程,捕捉机会这场大仗,当然要先计算能不能打、在哪里打、什么时候打,然后就是耐心。
当时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便持续精进,一旦时机成熟,就顺势而上,借势促成自己的事业达到更高层级或是精神更上层楼。
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自己运气太差,机会没自己的份儿,即便有那么一两次出现的机会也总是失之交臂,进而把人生中的一切不顺心都归因到自己运气太差,仿佛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甚至可能自暴自弃、愤世嫉俗。
其实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真实情况是一个人面对机会根本就没足够的准备、积累和能力抓住,甚至都没有认知意识到那是机会。能不能真正的把握住一次机会,认知、意识、能力、决断缺一不可,如果错失良机,必定是其中一个因素缺失,绝无例外。
现实中能够把握机遇,并且充分地利用完成跃龙门的人是大量存在的,机会其实也会不间断出现,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善于创造机遇的人总是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不断学习、不断精进。准备好了,机会来了,继续成长,又准备好了,机会又来了,如此反复,生生把运气练成气运,一发不可收拾。
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就有好多。大牛小牛都有,无一例外的都是造机会行家,不管是什么样的处境,就好像身体自带雷达一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一举捕获良机完成飞跃,周而复始,精彩至极。
根据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我总结创造机会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自己专业领域聚焦打磨,以每天精进12小时以上的强度,一年半到两年会出现一次专业级别的突破机会,就此脱颖而出。
另外一种方式是利用二八原则在多领域习得中等或以上水准的技能,于是可以结识更多领域的人,靠整合资源完成突破。如今提倡的跨界高手就是这种,时代变化太快,如果能在最短时间内通过高强高压在几个领域投入2000左右小时掌握中上水准的技能,就能在多领域延伸触角寻找机会,再把机会和机会对接产生效益,如此人脉利润兼得。
很多人只不过是毫无机会意识、更不会善加利用,即使机会出现也通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失,大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机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成功与否完全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这点最为普遍,
二、很多人缺乏对机遇的敏感性,虽然也知道机会很重要,却不善于发现机会、更遑论利用了,结果就是机会出现也往往视而不见,直到失之交臂才追悔莫及,更有甚者,一辈子也意识不到自己曾拥有过机会,
三、很多人由于先天的性格方面,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机会来了,也迟疑不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结果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或被被人抓住,而自己永远与机会无缘。
再比方说,生活中有不少人由于自卑和羞怯方面的性格原因,在许多明明可以锻炼或展示自我的场合,不敢勇于站出来,让自己处于众人的目光聚焦之下;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这样失去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你我周围这种人比比皆是,实在可惜。
机会总是更偏爱那些做好准备的人,没有前期的打磨积累,也不可能迎接机会的到来,机会是极其挑剔的家伙,要求我们经历无数艰难挫折,即便在绝望时也不曾放弃,持续到底,机会才会款款而来。
而那些对未来、确切点说是对未来的自己有切实而周密成长计划的人,毫无疑问会大幅扩大抓住机会的概率,然后利用复利效应,人生就此踏上快车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