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一次考试爆发名次提升之后,下一次孩子如果成绩没有继续进步,或者甚至小幅回落,家长都是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孩子退步了,这样的家长无论素养多高,一张嘴我们立刻就可以判断出来他没有读过高中,或者高中时候数学课滑水了。
数学课有一个章节,讲的是线性回归。“回归”是由英国著名⽣物学家兼统计学家⾼尔顿在研究⼈类遗传问题时提出来的。为了研究⽗代与⼦代⾝⾼的关系,⾼尔顿搜集了1078对⽗亲及其⼉⼦的⾝⾼数据。他发现这些数据的散点图⼤致呈直线状态,也就是说,总的趋势是⽗亲的⾝⾼增加时,⼉⼦的⾝⾼也倾向于增加。但是,⾼尔顿对试验数据进⾏了深⼊的分析,发现了⼀个很有趣的现象——回归效应。因为当⽗亲⾼于平均⾝⾼时,他们的⼉⼦⾝⾼⽐他更⾼的概率要⼩于⽐他更矮的概率;⽗亲矮于平均⾝⾼时,他们的⼉⼦⾝⾼⽐他更矮的概率要⼩于⽐他更⾼的概率。它反映了⼀个规律,即这两种⾝⾼⽗亲的⼉⼦的⾝⾼,有向他们⽗辈的平均⾝⾼回归的趋势。对于这个⼀般结论的解释是:⼤⾃然具有⼀种约束⼒,使⼈类⾝⾼的分布相对稳定⽽不产⽣两极分化,这就是所谓的回归效应。用简单的话来说,185cm的父亲他的儿子身高更倾向于比他矮,而174cm的父亲他的儿子高于他的概率更大。这也就是自然界的回归,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至于太大。
所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说孩子成绩波动不要紧张,在总的大趋势里它一定是会正常回归的。孩子成绩一波动,家长的血压波动的比孩子成绩波动的还厉害,这是一种极度的不理智。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很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综合征。女儿初中有一个闺蜜基本上是全校前十名,但是她的成绩就是她们家的阴晴表,她一旦成绩波动,家里氛围就比较凝重。初三后期她就过的很痛苦,结果自主招生发挥失常。后来,高中以后大家都有不应期,女儿偶尔见到她也发现她越来越不阳光了。现在她的成绩每况愈下,大概考到全校1000多名。因为她家长只能接受稳定和提升,不能接受波动,孩子越来越焦虑,整个人脱离正常状态,就越来越不能正常回归。
所以,我们要接受孩子的变化,通往成功的路是高低起伏的,有波波折折是正常的。我经常给孩子说珍惜自己没有考好的每一份卷子,因为你花费的做题的时间是有意义的,通过这个卷子检测出来了你掌握不扎实的地方,你存在的习惯不好的问题,这个试卷在给了你改进和提升的机会。高中为什么是无数次考试,而不是只有高考一次,因为通过无数次的演练,你变成了一个最好的自我,然后给高考交一个高分卷,那么你的整个高中生活就是成功的。结局好,才是真的好。不必过度纠结过程。
《西游记》在经书晾晒的时候一本书被悟空撕破了,唐僧很懊悔。悟空: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为人力所能为也!是呀,天地本不完,万物皆有缺,何况人乎!天不全,有电闪雷鸣;月不全,有阴晴不定;人不全,有旦福祸兮。学生如何做到完美的,只会进步不会退。只有我们做理智的家长,这样孩子才可以做理智的孩子。通往失败的路是由于无数次期待过高堆积的。所以要接受——持续上升是偶尔,线性回归是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