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家庭煮夫,我还是很希望在主妇回家之前,把菜和日更做好的,现在是16:25,今天要科普的是败血症。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开头当讲不当讲,纠结了半分钟,为了点击量,还是放到最后讲。
败血症,是常见的死亡原因,即便在漂亮国这种医学昌明的国度,死亡率也在15-60%之间,败血症是传统的说辞,现在一般叫做脓毒症,主要是指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的严重感染,其罪魁祸首主要是细菌及其产物,说起脓毒症就不得不说SIR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就是由微生物产物引起的SIRS,如果合并了低血压状态,那么就是感染性休克。
这里所言的Sirs,和水果手机常用的siri风马牛不相及,它是细胞途径激活的结果,激活物主要由内毒素,肽聚糖,脂邻壁酸,外毒素等,这是外因,当然还需要内应,任何一场战争内鬼都不会缺席,发生在我们体内的这场要命的战争,内鬼就是单核-巨噬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它们和激活物内外勾结,最后引发了信号传导和细胞激活,释放了一大堆的细胞因子,最终导致了内皮损伤,DIC,凝血,休克和器官损伤。
在这个通往感染性休克进程中,有一个转瞬即逝的休克前期,特征是皮肤温暖,神志不清和少尿,卡住这个节点,可能对挽救生命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来识别这个感染前期,首先说说发热,发热越高,越可能是菌血症,但是低温更糟,提示机体已经不能对炎症作出反应了,其次是监测血流动力学,就是血压。组织血液灌输减少之后,组织从有氧转到无氧呼吸,过度换气会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当然呼吸急促甚至是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也会在感染性休克中出现。
了解过病理,我们就可以来诊断了,我们需要关心的指标有,过高或者过低的体温,大于90的脉搏和大于20的呼吸,大于7.45的血PH值或低于32的二氧化碳分压,小于4000或者大于12000的白细胞计数,另外如寒战、嗜睡和皮肤出血点也是不可忽略的体征。如果出现了上述的症状,我们就可以做各种培养,检测凝血功能,做血气分析等等。其实诊断败血症不是太难,2次培养阳性即可,难的是找到感染的确切证据,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细菌。找到感染源对于后面将要提到的治疗,是非常要紧的。
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是宿主和微生物共同决定的,当然医生也会在其中起到一些推波助澜或者力挽狂澜的作用,因为在感染进程的前6小时内每拖延1小时,死亡率就增加7.9%,所以在这转瞬即逝的半天光景里,医生需要根据感染部位和医院的病原菌耐药特点,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这时候我们用的抗生素肯定是广谱的,另外纠正低血压也是必要的,同时我们还要对体征、尿量,血气,乳酸和凝血指标进行监测,如果指标转差或者患者对抗生素和补液没有反应,就赶紧把患者转到ICU去,毕竟他们用起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类固醇等比我们轻车熟路。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这一篇科普,其实是针对ICU和感染科以外的医生的,不过还是非常感谢友友读到最后,祝愿你和家人,永远没有机会用到这一篇科普文里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