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圣心源》精要(96)

《四圣心源》精要(96)

作者: 黄岐之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17:40 被阅读0次

        《四圣心源》精要(96)

                      黄岐之

                  “痎疟根原”

    [摘录1] 痎疟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人之六经,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寒邪伤人,同气相感,内舍三阴。少阳之经,在二阳之内,三阴之外,内与邪遇,则相争而病作。

          其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下行,渐积渐盛。内与阴争,阴邪被逼,外乘阳位,裹束卫气,闭藏而生外寒。卫为阴束,竭力外发,重围莫透,鼓荡不已,则生战慄。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及其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阴退寒消,则卫气外发而病解焉。

          卫气昼行六经二十五周,夜行五藏二十五周。寒邪浅在六经,则昼与卫遇而日发;深在五藏,则夜与卫遇而暮发。卫气离,则病休,卫气集,则病作。缘邪束于外,则恶寒,阳郁于内,则发热。阳旺而发之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晏。阳气退败,不能日与邪争,则间日乃作。

          此以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舍于肠胃之外,经藏之间。秋伤于风,闭其腠理,卫气郁遏,外无泄路,内陷重阴之中,鼓动外发,则成疟病也。

    [意义]痎疟(即疟疾)是阴邪闭束,郁其少阳(少阳相火之气)之卫气。人之六经,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寒邪伤人,(表里)同气相感,内舍(施)三阴。少阳之经,在二阳之内(阳明,少阳,太阳三阳之间),三阴之外(阴阳之别),内与邪遇,则相争而病作(发)。

          其(少阳)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下行(少阳相火下行则肾藏),渐积渐盛。内与阴争,阴邪被逼(外泄),外乘(越)阳位,裹束(阴邪紧贴)卫气,闭藏而生外寒。卫为阴束(被阴捆缚),竭力外发,重围莫透(不能穿透),鼓荡不已,则生战慄(颤抖)。少阳甲木(胆气)从相火(三焦之气)化气,及其(少阳之气)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阴退寒消,则卫气外发而病解(愈)焉。

          卫气昼行六经二十五周,夜行五藏(脏)二十五周。寒邪浅在六经,则昼(日)与卫遇而日发;深在五藏,则夜与卫遇而暮发。卫气离,则病休(不发),卫气集,则病作(发)。缘(因为)邪束于外,则恶寒,阳郁于内,则发热。阳旺而发之速(迅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缓慢),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兴旺之势);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晏(日暮之衰)。阳气退败,不能日(白天)与邪争,则间日(隔一月)乃作。

          此以(这是)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舍(施)于肠胃之外,经藏(经络五脏)之间。秋(季)伤于(在)风,闭其腠理,卫气郁遏,外无泄路,内陷重阴之中,鼓动外发,则成疟病(疟疾之病)也。

    [感悟]  痎疟(即疟疾)是阴邪闭束,郁其少阳(少阳相火之气)之卫气。人之六经,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寒邪伤人,(表里)同气相感,内舍(施)三阴。少阳之经,在二阳之内(阳明,少阳,太阳三阳之间),三阴之外(阴阳之别),内与邪遇,则相争而病发。

          少阳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下行(少阳相火下行则肾藏),渐积渐盛。内与阴争,阴邪外泄,外乘(越)阳位,阴邪紧贴卫气,闭藏而生外寒。卫气被阴捆缚,竭力外发,重围不能穿透,鼓荡不已,则生颤抖。少阳甲木(胆气)从相火(三焦之气)化气,及其(少阳之气)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阴退寒消,则卫气外发而病愈。

          卫气昼行六经二十五周,夜行五脏二十五周。寒邪浅在六经,则日与卫遇而日发;深在五藏,则夜与卫遇而暮发。卫气离,则病不发,卫气集,则病发。因为邪束于外,则恶寒,阳郁于内,则发热。阳旺而发迅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缓慢,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兴旺之势;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暮之衰。阳气退败,不能日(白天)与邪争,则间日(隔一日)发病。

          这是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舍(施)于肠胃之外,经藏(经络五脏)之间。秋季伤在风,闭其腠理,卫气郁遏,外无泄路,内陷重阴之中,鼓动外发,则成疟疾之病。

    [摘录2]温疟

          先伤于寒而后中于风,先寒后热,是谓寒疟;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先热后寒,是谓温疟。以冬中风邪,泄其卫气,卫愈泄而愈闭,郁为内热,又伤于寒,束其皮毛,热无出路,内藏骨髓之中。春阳发动,内热外出,而表寒闭束,欲出不能。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表里如焚,及其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是以寒生也。

    [意义]温疟

          先伤于寒(感外寒邪)而后中于风(感外风邪),先寒后热,是谓(称)寒疟(因寒气内伏,再感风邪而诱发的疟疾。临床以寒多热少、头痛、或但寒不热、脉弦紧而有力等为其特点);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先热后寒,是谓(称)温疟(内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热后寒、热重寒轻、汗或多或少、口渴喜凉饮、舌红、脉轻按浮数重按无力等症)。以冬中风邪,泄其卫气,卫愈泄而愈闭,郁为内热,又伤于寒,束其皮毛,热无出路,内藏骨髓之中。春阳发动,内热外出,而表寒闭束,欲出不能。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大汗淋漓),表里如焚(里外皆热),及其盛极而衰(阳亢而衰),复反故位(反反复复),阴气续复(阳衰阴盛),是以寒生(故阴盛寒生)也。

    [感悟] 温疟,先感外寒邪而后感外风邪,先寒后热,称寒疟;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先热后寒,称温疟。以冬(季)中风邪,泄其卫气,卫愈泄而愈闭,郁为内热,又伤于寒,束其皮毛,热无出路,内藏骨髓之中。春阳发动,内热外出,而表寒闭束,欲出不能。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大汗淋漓,里外皆热,阳亢而衰,反反复复,阳衰阴盛,故阴盛寒生。

    [摘录3]瘅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是谓瘅疟。瘅疟即温疟之重者。以其阳盛阴虚,肺火素旺,一当汗出而感风寒,卫郁热发,伤其肺气,手足如烙,烦冤欲呕。阳亢阴枯,是以但热无寒。其热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神气伤损,肌肉消铄,疟之最剧者也。

    [意义]瘅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是谓(称)瘅疟。瘅疟即温疟之重者。以其阳盛阴虚,肺火素旺,一当汗出而感风寒,卫郁热发,伤其肺气,手足如烙(发烫),烦冤(烦躁愤懑)欲呕(呕吐)。阳亢阴枯,是以(故)但热无寒。其热内藏于心,外舍(施)分肉之间,令人神气伤损,肌肉消铄(减损),疟(疟疾)之最剧(严重)者也。

    [感悟] 瘅疟,是热而不寒,称为瘅疟。瘅疟即温疟之重者。以其阳盛阴虚,肺火素旺,一当汗出而感风寒,卫(气)郁热发,伤其肺气,手足发烫,烦躁愤懑欲呕吐。阳亢阴枯,故有热无寒。其热内藏于心,外施分肉之间,令人神气伤损,肌肉减损,是疟疾之最严重之症。

    [摘录4]牝疟

          其寒多而热少者,是谓牝疟。以其阴盛阳虚,卫郁不能透发,故寒多热少。盖疟病之寒,因阴邪之束闭,疟病之热,缘卫阳之郁发。其相火虚亏,郁而不发,则纯寒而无热;相火隆盛,一郁即发,则纯热而无寒。其热多者,由相火之偏胜,其寒多者,因相火之偏虚也。疟在少阳,其脉自弦,弦数者火盛则多热,弦迟者水盛则多寒,理自然耳。

    [意义]牝疟

          其寒多而热少称为牝疟。以其阴盛阳虚,卫郁不能透发,故寒多热少。盖(因为)疟病之寒,因阴邪之束闭(束缚不散),疟病之热,缘(是)卫阳之郁发。其相火虚亏,郁而不发,则纯寒而无热;相火隆盛,一郁即发,则纯热而无寒。其热多者,由(是)相火之偏胜,其寒多者,因(是)相火之偏虚也。疟(症)在少阳,其脉自弦,弦数者火盛则多热,弦迟者水盛则多寒,理自然(医理如此)耳。

    [感悟] 牝疟,是寒多而热少称为牝疟。以其(牝疟)阴盛阳虚,卫郁不能透发,故寒多热少。疟病之寒,因阴邪束缚不散,疟病之热,是卫阳之郁发。其相火虚亏,郁而不发,则纯寒而无热;相火隆盛,一郁即发,则纯热而无寒。其热多是相火之偏胜;其寒多是相火之偏虚。疟(症)在少阳,其脉自弦,弦数者火盛则多热,弦迟者水盛则多寒,医理如此。

    [摘录5与(注释)]  柴胡栝蒌干姜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人参一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干姜三钱  栝蒌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呕加半夏。

    治寒疟先寒后热者。

    [摘录6与(注释)]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治牝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者。

    [摘录7与(注释)] 白虎桂枝柴胡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半杯  桂枝三钱  柴胡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治温疟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

    [摘录8与(注释)] 减味鳖甲煎丸

    鳖甲二两四钱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六钱  人参二钱  半夏二钱

    甘草二钱  桂枝六钱  芍药一两

    丹皮一两  桃仁四钱  阿胶六钱

    大黄六钱  干姜六钱  葶苈二钱

    为末,用清酒一坛,入灶下灰一升,煮鳖甲,消化,绞汁,去渣,入诸药,煎浓,留药末,调和为丸,如梧子大,空腹服七丸,日三服。

          治久疟不愈,结为癥瘕( 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名曰疟母(是疟疾久延不愈,导致气血亏损、瘀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圣心源》精要(9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xa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