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目的:
1)学习优点: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2)开拓市场:在未进入该领域之前,了解整个市场情况,看看有哪些竞争对手,通过多维度的横向对比判断全局。同时要把竞品和用户群重合的潜在竞品考虑进去。
3)竞争策略:重点分析优缺点,细分人群的需求满足情况,竞品策略一般是从对方的弱点或未满足的用户需求着手。
4)预防性策略:通过分析以往运营活动的节奏和类型,预测竞品的未来动向。这个需要定期更新。
5)求职: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分析透彻,可以包含一些产品层面的研究,适当地表示出对行业和产品的乐观和喜爱。
2.确定分析对象:
先全面后精选:先全面目的是尽可能找到竞品和潜在竞品,对行业有个全面的了解,后精选是为了聚焦关键竞品。
3.搜集行业资料:获取优质观点,拓展看问题角度,了解行业数据和发展预测。
4.收集相关数据:
1)自己测量统计,抓取数据
2)通过已知数据推测未知数据
3)各大数据机构
5.选取分析维度:综合维度、产品维度、运营维度。
综合维度:产品定位、目标人群、解决需求、公司背景、市场背景。
产品维度:使用场景、产品核心流程、用户行为路径、核心用户、用户画像、用户体验框架、交互体验、产品性能、商业模式、版本更新频率、产品更新方向、用户评价。
附:用户体验框架:
战略层:产品目标及目标用户(经营者和用户想要从产品上获得什么)
范围层:产品功能及内容需求整合(需要做哪些)
结构层:交互设计及其信息架构(怎么做)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及内容设计(做成什么样子)
表现层:功能及内容的最终呈现(做成了什么样子)
运营维度:
产品数据(下载、活跃、新增、转化、留存等)、推广模式(免费、付费、补贴)、推广渠道、ASO、SEO、运营活动、活动创意、文案分析、效果分析、成本估算、内容运营模式(PGC、UGC)、内容质量、内容更新频率、用户激励体系、种子用户运营、公众号运营、社群运营、公司PR新闻、百度指数、微博讨论量、用户满意度。
针对不同的目的,选取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不同维度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中重要性也不一样。与产品核心流程相关的维度比较重要。
6.开始操作分析
1)体验法:通过对产品的整体体验,对产品有个基本的认知,是使用其他方法的基础。可以分别从小白用户视角、忠实用户视角和产品设计视角,走完整个产品流程,体验过程中的引导变化。
2)对比法
3)测试法:通过做一定提前规划的动作进行测试,根据实际反馈,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4)推断法:根据现有资料和数据,进行一定的推断,从而得出结论。
5)套用工具或模型
7.写好报告的建议:
1)阅读体验要好。要有目录,章节结构明了,规范段落;排版清晰,段距、行距适中,字体大小有层次感;图文并茂,多用图表,不容易描述的地方要加截图。
2)一定要有结论:一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总结,二是对自己的行动建议。
3)观点和描述不要过于主观:尽量避免主观用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