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习过经济学相关知识的人应该都知道一篇文章《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这篇文章出自经济学家阿尔钦之手,可以说对整个经济学大厦具有奠基作用。
文中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没有最优解,只有最优的概率区间;
2.经济学关心的是什么条件下一个人或者组织可以存活下去;
3.一个人不论理性与否,只要他做的事更符合存活的条件,他就更容易存活。
现在交易做多了,赚过,亏过,翻倍过,也爆仓过。随着见过的行情越来越多,对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入,技术操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操作经验的不断累积,我慢慢发现,这个市场就是一个经济体,交易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外部世界本就一样。
一、不确定性
世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人和组织构成的,事物的演变由不同的个体相互作用所形成,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他永远无法精确得知其他所有人的预期和可能的行为,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精确判断在所有个体相互作用下事物到底会如何演变,或者说演变到什么程度。因此,世界可以预测,但永远无法精确预测,可以算出事物演变的大致过程,但永远无法知道它会演变到什么程度。
回到交易市场,也是一样的道理,市场价格的涨跌本质上就是由一个个买方和卖方所共同作用形成的,当预期上涨的人更多,买方力量更强,那价格就能涨,当预期下跌的人更多,卖方力量更强,那么自然价格就会下跌。
问题是,这么多的人预期怎么获取呢?就算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那也只能获得相对准确的预期,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精准的预判。
所以,市场价格的涨跌任何时候都是不确定的,可以预测价格的演变,但永远都具备失败率。
就比如市场上预判行情的大v,如果你有一直关注某一个大v的话,你就会发现,他预判行情的成功率可能也就50%多一点。
所以如果有人打包票跟你说什么必然会涨,那这肯定是传销
二、存活
既然世界无法精确预测,永远不知道做一件事会不会成功,那还努力去学习工作干嘛?
当然要努力学习工作,因为努力学习工作虽然不能让自己获得成功的必然结果,但可以让自己获得一个成功的大致区间,在这个区间呢,只要把握住一个前提,那么很大概率迟到可以碰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个前提就是存活。
活着就能保证自己一直不出局,只要不出局,一直做成功概率高的事,让自己待在成功的大致区间内,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交易亦是如此,我们可以预测行情的变化,但是永远无法绝对判定未来价格是会涨还是跌,也无法精确预测价格会涨跌到哪个点。
所以一方面我们永远不要奢求买在最高点或者买在最低点,因为这个点位永远无法预测。
很多错过牛市或者被深套的人总有一个错误的执念,总把最高点和最低点当做自己的参考点。该买入时,一看自己错过了最低点,觉得此时买不划算,所以不想买。该卖出出,一看自己又错过了最高点,此时卖心里又不甘心。所以总是错过好的买入和卖出时机。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买入在某一个相对低位的区间或者卖出在一个相对高位的位置。
世界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没有最优解,只有最优的概率区间。
市场也是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没有精确的买卖点,只有合理的买入卖出区间。
另一方面则是确保自己始终活着,只要一直活着,手里还有仓位,一直坚守着这个前提,那么迟早能遇到牛市,迟早有盈利的机会。
三、操作策略
现实世界中因为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会去买各种各样的保险,比如为了应对罹患重病的不确定性,我们会去买重疾险,为了应对突然丧命的不确定性,我们会去买定期寿险……通过确定的保险条款,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掉现实的不确定性。
交易市场中明确且可执行的操作策略,就相当于我们现实世界中的保险条款。
因为交易市场本身是模糊和不确定性的,所以我们需要强行给自己设置一个非常明确且可执行的操作策略,来准确确定买卖点,计算风控比。
为了一直活着,所以要有止损的操作策略,保证永远不会因某一次买卖行为而彻底出局。
为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买入,所以要有买入的操作策略,保证买入区间到来时,自己有可以明确参考的指标,可以据此买入。
为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卖出,所以要有卖出的操作策略,保证卖出区间到来时,自己也有可以明确参考的指标,可以据此卖出。
操作策略无所谓好坏,就连最基本的5日线买入卖出法其实也可以,只要明确、可执行、有反馈,那这个操作策略就可行。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人不论理性与否,只要他做的事更符合存活的条件,他就可以存活。
在交易市场中亦是如此,一个人不论是不是新手,只要他一直保证自己不出局,有明确的买卖点,一旦碰到了牛市,他就可以赚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