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个非常小众的00后网易云独立音乐人——乘风菌。
听完了她的歌,看完了她的微博,也了解了许多她的故事:重度抑郁焦虑燥郁双相一年,住过封闭式病房,做过六次电休克,崩溃过无数次。
依旧在微博上分享美食,段子,在街头卖艺,努力与病魔抗争,当着自己196个粉丝的治愈天使。
看着他们在评论里抱团取暖,同病相怜的人惺惺相惜,也让我对抑郁症这个讳莫如深的病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除了我们都非常了解的张国荣、林肯公园主唱斯特贝宁、乔任梁以及最近的韩国艺人金钟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每年有80万人因自杀死亡,大约每40秒就要有一人选择轻生。
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类的第二大疾病。
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2016年在中国(温州)康宁精神医学国际论坛上做过一场题为「中国抑郁症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的报告,在这项覆盖全国31个省份、超过30000人的调查中就发现,
在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已超过3%,抑郁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会致残,抑郁症会使人损失超过6个健康寿命年,在各类精神障碍排列首位。
张国荣死前曾用潦草的字迹写下一封遗书:“Depression,多谢各位朋友,这一年来真的很辛苦,不能再忍受,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金所炫最后给姐姐的短信内容是:“至今为止真的很辛苦,请把我送走,并且说一声辛苦了,这是我最后的问候。”
抑郁症的魔爪不只伸向明星,这种自杀率高达11%的病症已经赫然成为“头号心理杀手”。
那为何在中国,抑郁症这个词在许多人心中带有显著的病耻感,在美国的语境下,感性是个褒义词,在中国的语境下却时常有人将其直译为:“矫情。”
“他们没有抑郁,不懂我们为什么这么丧,那种眼神让人恶心,却又把我们拉入绝望的茧,他们不知道我们在晚上突然就哭成傻逼。”
“我不希望活着,真羡慕那些有勇气死掉的人。”
“总想着能熬过去,可是崩溃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谁都装作我好了,可是心里很清楚,我在给自己倒计时。”
“我也想说,可是我说给谁啊,我那么开心的一个人。”
“小时候的快乐需要从三阶的阶梯跳下来,现在需要从九楼跳下来才开心。”
“嘲笑我手上的疤,说什么非主流还学别人割腕,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身边许多朋友,甚至是一些挂牌的心理咨询师经常会说的的一句话是:
“你那个不是抑郁吧,不要想多了,随便在网上做的自测题,代表不了什么,你只是有点焦虑,过几天就好了。”
难道非要把自己鲜血淋漓的丑态剖尽给你,你才会说:哦。你可能真的抑郁了。
难道非要等到她离开的那一天,你才会说后悔,当初没能够给她安慰。
不得不承认,整个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不理解不友好态度正一步步像魔鬼一样切断她最后一点紧绷的神经。
如果她不开心,向你说起她的痛苦,尤其是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乐观的人,她可能要被痛苦压垮了,她甚至可能是在求救。
作为她的朋友,求求你们别跟他们说这些话。
“你不振作起来对得起你的父母吗”抑郁症患者网评出的杀人良句。抑郁症是病,那如果她患了心脏病白血病,你还会对她说这句话吗?
“你有什么好抑郁的,你哪里过得不好了?”
“你要想开点。”
“你太闲了,应该出去旅游学习健身。”
“你就是太脆弱了,坚强点就好了。”
总结一下,一个没有抑郁症的人恐怕永远也不可能理解一个抑郁病患者,一句“我在”远比“我懂”要重要得多,永远不要妄图揣测随意评论,这些只会暴露你对他的不理解。
废话了这么多到底该说啥呢?
主要手段:陪伴&倾听。
中心思想:“我在你身边。”
例句:“抑郁不是你的错,别自责,虽然我可能不太理解,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感受说给我听,我会在你身边陪着你。”
另外,尽量陪他/她去看病,不能陪的一定要劝他/她去看病。
最后,送给抑郁症病友们乘风菌的歌词:
可别害怕,我会一直在你身旁,难过时候借你肩膀,
你要相信你一定会找到属于你的光,努力为你驱赶悲伤,你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流浪,冲破黑暗是光亮,
不要怀疑,这个世界总有人是爱你的,
不要总对自己那么严苛,该来的总会有结果,没什么没什么的,它使你变得越来越坚强,
我希望你们都快乐,相信我,会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