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书解读参悟点滴

四书解读参悟点滴

作者: 史力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4:47 被阅读0次

吴国珍

(一)辜鸿铭译错了吗?

《论语》1.2记孔子的弟子有若(敬称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应用,贵在追求和谐。这里讲的是,礼作为等级社会的行为准则,其作用是指导和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以达到家庭和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目的。

辜鸿铭把“和为贵”的“和”字译为natural spontaneity,即“发乎自然的行为”,乍看还以为他随意发挥搞错了,实则他的解读是有所本的。

他的解读来自朱熹。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和”,就是“出于自然之理”、“从容不迫”。

但朱熹的解读本身就有问题。

“礼”是意识形态的东西,用以限制和规范自然人的自然行为,以便达到“和”的目的,所以“和”已经不是“发乎自然的行为”,而是受规范后的行为。

比如朋友请你吃饭,做了四个菜,你对其中三个不喜欢,对一个非常喜欢。出于自然之理,你可能会想包揽你所喜欢的那个,而不去动其他三个。但受“礼”的限制,你不能一个劲猛吃那个菜,而要适可为止,对其他三个也要吃一点才好。这样你就会显得斯文点,也显示对朋友的尊重。“礼”的作用正是为了抑制你“出于自然之理”的原始冲动。

至于“和”是所谓“从容不迫”,那也不对。孟子在《孟子》13.39里说得很清楚:有人肚子饿了,猛扭他哥哥的胳膊抢吃固然不对,但你让他“徐徐”(从容不迫地)扭,那也不对。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行为错了,那做得再从容不迫肯定还是错的。

其实,“礼”是用来节制人的行为的。它不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统治阶级规定的行为规范里,而且行事不能走极端,而是要恪守中庸之道,把好事做到恰到好处。所以我们说的“礼节”,就是既讲“礼”,又要“节”。

“礼之用和为贵”的“和”字,就是“中正、平和、调谐”。现代学者将其解读为“和谐”,就是这个道理。但其中有较为深厚的哲理,而不是日常之间“和睦”相处那么简单。

相关文章

  • 四书解读参悟点滴

    吴国珍 (二)子贡是高级饭桶吗? 前些天看了《凤凰视频》上的一个视频,是易中天教授在讲《论语》,讲的是5.4章孔子...

  • 四书解读参悟点滴

    吴国珍 (一)辜鸿铭译错了吗? 《论语》1.2记孔子的弟子有若(敬称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

  • 道三

    参悟不透的禅意 理想不再的国度 雪下点滴 耳旁失了风语 路人遥问 形单影只才是最好

  • 参悟!参悟!参悟尔本来面目!

  • 2018.4.15 C&B15《现代型与自我认同》胡塞尔专场

    PPT 1 T 版解读: 自己都没搞懂,怎么参悟人生? 所以搞懂自己很重要。当下“颜值即正义”、“钱本位”的思想大...

  • 参悟

    参悟 参老子上善若水 悟孔子博学爱人, 学孟子仁礼智信, 兼修身平心静气。 贵有道行正义事, 始让平风声雨声, 荫...

  • 参悟

    弄堂的风穿过清晨淡薄的雾, 藏匿了万千的景, 不留一丝缱绻地, 驱走了斜挂的月, 路边堆满了少年时荒凉的梦。 似乎...

  • 参悟

    今天忽然参悟一个道理:人早晚都会死,为什么不轰轰烈烈的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很多年前的我,总是患得患失。缅怀过去时,...

  • 参悟

    参老子上善若水 悟孔子博学爱人, 学孟子仁礼智信, 兼修身平心静气。 贵有道行正义事, 始让平风声雨声, 荫天下一...

  • 参悟

    佛祖之下,我盘腿而坐。 我不问姻缘,不问生民悲苦, 我只想此刻双手合十,求得内心宁静。 佛言说:万物皆空。 我为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书解读参悟点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h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