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乌合之众》——群体社会理论的马基雅维里主义

《乌合之众》——群体社会理论的马基雅维里主义

作者: 一悟一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5:13 被阅读84次

《乌合之众》是一本群体心理学的经典之作。罗斯福、戴高乐、希特勒、墨索里尼等都是该书理论的忠实信徒。

每个时代的某一段时期,都会有焦点新闻、热点事件。尤其在现代中国,在互联网的助推下,这些事件不断地引发着共鸣、焦虑、狂躁、愤怒等等的群体情绪,裹挟着这个社会,也裹挟着每一个人。

当我们深陷社会热潮时,除了付出满腔的热情外,更为重要的是保持独立的思考、理性的立场以及看穿迷雾之后真相的能力。

精读《乌合之众》,最大的好处就是仿佛拥有一种上帝视角,能够看穿群体情绪的过程和真相,明白提升领导力的底层逻辑,从而产生一种拨云见日、酣畅淋漓的超脱感。

在此共享读书笔记,希望能够给你在生活中保持多一份的清醒和理智。

古斯塔夫·勒庞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他出生于1841年5月,去世于1931年12月。

这一时期正是法国革命风起云涌、高潮迭起的年代。他先后亲身经历了巴黎公社、法兰西第二帝国等重要历史,亲眼目睹了平时温文尔雅、慢条斯理的法国民众,在少数人的说教、怂恿和领导下,激发出了歇斯底里、近乎疯狂的革命激情。他们迅速退化成一群暴躁、极端、粗俗的野蛮人,不仅做出了很多骇人听闻的暴行,而且还自以为是、引以为傲地认为是为了“民族的荣誉、前途或爱国主义”。这种狂热的群众运动,给了勒庞近距离观察群体心理、群体意见、群体信念变化、发展的机会,从而直接地促成了《乌合之众》一书的问世。

《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该书1895年出版后,“以平均不到一年再版一次的速度,至1921年就已印到第29版。目前,该书先后被翻译成17种语言,广泛地流传于各个国家、地区。仅在中国一地,据不完全统计就有60多个不同版本。仅此一点,就足见该书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乌合之众》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和《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书中一些经典直白的论断,不仅有违文明社会的运行规则,甚至还颠覆了我们的日常认知,充满了“马基雅维利”般的现实和冷峻。

比如,勒庞在《导言》中开篇即言:“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因而“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他们的规律永远是回到野蛮阶段”。

在勒庞眼中,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反而还具有对社会的强大破坏力,这与我们平时受到的教育是多么地格格不入。书中这种反常识、开脑洞的论述比比皆是。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勒庞是如何论述“群体”的。

《乌合之众》一书说指的“群体”,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聚集在一起的人”,而是专指有着共同目标的“心理群体”。它的首要特征是“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

比如,在飞机场等待同一个航班的人群,他们不能被称之为“群体”;但当飞机出现严重误点、机场服务又严重怠慢的情况下,同样这群人就有可能因为愤怒、抗议而会组成短暂的“群体”,因为他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转向了同一个方向。

勒庞认为,群体形成之后,个体就会获得一种“群体心理”,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变得与作为孤立个人时迥然不同。当个体一旦感受到了群体比个人强大的思维模式下,有意识的人格会逐渐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上风,随后就会产生具有强大传染性、暗示性的思想和行动,这会让个体产生难以抗拒的、“随大流”的行动意愿。

这个时候,个人的智商会瞬间跌到了地板上,基本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勒庞分析到,大多数群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群体冲动、易变和急躁。他们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和思考。

二是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同时群体情绪夸张而单纯,因而群体往往表现出偏执、专横、保守。

三是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基于以上特点,勒庞指出:

(1)“给群体提供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

(2)群体没有推理能力,只会形象思维;

(3)要想领导群体,就要在这种想像力上下功夫。宗教就是最鲜活的典型例子。

在对系统阐述了“群体”之后,勒庞重点阐述了怎样影响和利用群体的意见。他认为,在诸多影响群体意见的间接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是:时间>种族、传统>政治及社会制度>教育(基本无用)。而直接因素中,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理性(无用)

因此,一个群体领袖要想领导和主宰群体的意见,除了自身拥有的特质(如坚强的意志、榜样的力量)外,必须有意识地针对群体进行说服和动员,而简洁有力的断言、措辞不变的重复和基于榜样模仿形成的传染是最有效的手段。

因为:(1)不理睬任何推理、证据的断言,最容易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体头脑;(2)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可能忘了这种说法的作者,但对说法深信不疑;(3)由模仿而形成的传染,会向羊群效应一样扩散到广大群众和社会上层,不管这种观点多么的荒谬。

此外,勒庞还专门提到,利用断言、重复、传染进行普及的观念,因环境而获得了巨大的威力,这时它们就会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即名望

名望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而其中成功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因此,一个人取得了某种成功、占据着某种位置、拥有一定的财富或头衔,仅仅这些事实,就能使他享有名望。而名望能够让领导者得到群体的普遍接受,“甚至会拥有强大的专制权力,是一切事情全要屈服于它”。

勒庞在该书的第三部分还论述了“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差异,不像前两部分有较高的现实价值。但通读勒庞的《乌合之众》之后,你一定会产生一种拨云见日、酣畅淋漓的超脱感。

第一,你将拥有一种上帝视角,明白多数未必等于真理;

第二,你能够看穿群体情绪的真相,知道领袖超控群体的方法,保持多一份的清醒和理智;

第三,你会明白提升领导力的底层逻辑,那就是抓住群众的关键,让他们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关注微信公众号:一悟一世界(ID:jiabond)。回复“求书:书名”,即可获得相应的书籍。

相关文章

  • 《乌合之众》——群体社会理论的马基雅维里主义

    《乌合之众》是一本群体心理学的经典之作。罗斯福、戴高乐、希特勒、墨索里尼等都是该书理论的忠实信徒。 每个时代的某一...

  • 马基雅维利主义

    什么是马基雅维利主义?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样一种行为系统。 马基雅维利主义有何特点?第一,缺乏...

  •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支撑。 关键...

  • 《乌合之众》——暗示的力量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勒庞也因此被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

  • 残暴的马基雅维利

    1.矛盾的马基雅维利 说到马基雅维利这个名字,更多的人会想到马基雅维利主义,想到《君主论》。可能这部分人也会听说过...

  • 《乌合之众》小结

    #关于作者# 【法国】古斯塔夫•勒庞,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

  • 哲学的故事 - 文艺复兴时期

    马基雅维利 这是令自由派深恶痛绝的一个名字,一旦人们提及马基雅维利主义,那泼过去的就是指责与鞭笞。 马基雅维利是政...

  • 马基雅维利,西方世界不死的魂灵

    马基雅维利主义臭名昭著,最为我们所熟悉,它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代名词。遗憾的是,人们把这个“主义”按在马基雅维...

  • 乌合之众 | 掀开群体心理的盖头看一看

    作者简介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 ...

  • 人格三角

    暗黑人格三角:由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三个要素构成。 马基雅维利主义:它说的是权谋主义、具有这种牲的人会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合之众》——群体社会理论的马基雅维里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l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