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暴的马基雅维利

作者: 同府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23:19 被阅读9次

1.矛盾的马基雅维利

说到马基雅维利这个名字,更多的人会想到马基雅维利主义,想到《君主论》。可能这部分人也会听说过《论李维》。

马基雅维利主义自从被人称道以来,就一贯是贬义词。《君主论》中的“政治无道德”观点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支撑。这种权术思想超越道德的边缘,极端现实,自然被道德高尚的名流所鄙视。这种鄙视从十四世纪延续到现在。哪怕是一个权术高手,心狠手辣之徒也绝不会自认马基雅维利门下,而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往往被用作攻击政敌的大帽子来使用。

在东方文明中,马基雅维利的名声倒没那么不堪,但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中,马基雅维利甚至可以和魔鬼挂上钩。十六世纪,他的名字“尼克罗”逐渐演变成了魔鬼撒旦的绰号——尼克老伙计(Old Nick)。伊丽莎白时代,残暴的马基雅维利(Murderous Machiavel)常被提及。

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在1740年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反马基雅维利》(Antimachiaveli)。虽然这个人要按照定义,是一名标准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在现代英语中,有一个词machiavellian ,意思也是很简单明了。

machiavellian

可见马基雅维利让人嫌弃了快500年,引申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君主论》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定是一本汇集了帝王之术大全的宝书。先看看西方人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罗素称《君主论》是为暴徒所写的手册,为政治家而做的指南。卫报评价则是博取政治利益的终极手册。

说了这么多背景介绍,大概也能初步想象出马基雅维利是一个怎样的人了,特别是我看到了维基百科上马基雅维利的肖像图之后,更加加深了这种印象。


马基雅维利肖像

这张肖像可以看出还是十分写实的,眸子中的灵光一闪和狡邪的笑容完美定义了“政客”二字。还有很多他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漫画形象更是强化突出了他的高颧骨和瘦削的身子。

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献给当时佛罗伦萨实际的统治者洛伦佐的。洛伦佐是“伟大的洛伦佐”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1449 – 1492)的孙子 。我们注意到了他的姓氏——美第奇。美第奇家族可不是一般的家族,他们统治了佛罗伦萨近五百年,甚至被后世人称作欧洲四大家族之一(美第奇、波旁、哈布斯堡、吉斯)。这位洛伦佐的爷爷可以说是美第奇家族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被广泛认可的成就之一就是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推向了最高潮。这样一位当时的雄主,虽然没有帝王的名号,但却实实在在享受着帝王的荣耀和权力。

马基雅维利书写《君主论》时正是自己在政治上失势之时,已经被逐出了权力中心。他将自己关于君主制的论述进贡给了当时的君主,希望能够重新得到启用,但并没有因此得到重用,我也没能查到洛伦佐在收到《君主论》后有何表示。马基雅维利在乡间小屋继续着自己的著述,6年后他写出了《论李维》。

《论李维》的全称是《论提图斯·李维之罗马史前十卷》,乍看是一本讨论历史的著作。可以想像,百无聊赖的马基雅维利始终向往着宫廷上流社会的生活。他曾经写下:

“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的书桌旁,在门口我脱掉沾满灰土的农民的衣服,换上我贵族的宫廷服,此刻又回到古老的宫廷,遇见过去见过的人们,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为我提供单人的食物。我无所拘束和他们交谈,询问他们采取各种政治行动的理由,他们也宽厚地回答我。在这四个小时之中,我没有感到一丝疲倦,忘却所有的烦恼。此时贫穷没有使我沮丧,死亡也没能让我恐惧,我融入了这些大人物的世界里。因为但丁曾经说过:
从学习中产生的知识将永存,
而其他的事不会有结果。
我记下与他们的谈话,编写一本关于君主的小册子,我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的臣民,讨论君主究竟是什么?都有什么类型的君主?怎样去理解?怎样保持君主的位置?为什么会丢掉王位?对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让你永远高兴,肯定不会让你不高兴,一定会受到欢迎。”

洛伦佐对他关于君主的小册子并不感兴趣,于是马基雅维利转而研究一些学术问题,比如历史,这看上去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论李维》中的政治观点可是相当的醒目。书中主要讨论了古代与现代的共和主义,还涉及了他对基督教的批判,在书中还使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共和制的结构和优点。

这就怪了,他怎么突然就把自己从“保皇派”转变成了“共和派”?

还有这几百年来他留给后世的影响都只是一个假象?

2.早熟的天才

马基雅维利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其父亲是一名律师。当时的意大利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境内有多个城邦,有点类似古希腊时的局面。在这些城邦中教皇国无疑是最强盛的,特别是军事水平,其他城邦要么被欧洲其他列强所攻占,要么成为依附的附属国。

1494年,已经统治了佛罗伦萨近60年的美第奇家族被逐出了权力舞台,一位反抗阵营中的修士创立了佛罗伦萨共和国。1498年马基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自由和平十人委员会秘书(Secretary of the Ten on Liberty and Peace),负责外交和国防,经常出使各国,拜见过众多掌权的政治领袖,因而成为佛罗伦萨首席执政官的心腹。此时马基雅维利仅仅29岁。可以说出身并不高贵的马基雅维利这么年轻便走上了国际外交舞台,他早熟的政治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注意在这里,马基雅维利是在一个共和的政体中取得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好景不长,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教皇的支持下攻破了佛罗伦萨城,美第奇家族重新取得了统治权。马基雅维利以密谋叛变为罪名被投入监狱。据说他在狱中饱受吊刑折磨。

新教皇上任,大赦天下,马基雅维利也因此出狱,一贫如洗回到乡间的小屋。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教皇也姓美第奇。在乡间小屋,如前文所述,马基雅维利开始了自己的著述生涯。

在此间,马基雅维利先后完成了《君主论》和《论李维》。在完成这两部巨著中间,他还写了一部黑色幽默喜剧——《曼陀罗之根》(La Mandragola)。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子想去追求一位迂腐律师的妻子,于是他假扮一名医生去治疗律师妻子的不孕症。他开出的药方是曼陀罗根,同时他告诉律师,这方药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在服药后第一个与律师妻子同床的人将会死去。年轻人与此同时提出了一个方案来打消律师的疑惑——他会负责绑架一个人来当替死鬼。律师心满意足地答应下来,年轻人也顺利取得了律师妻子的芳心。全剧的结尾皆大欢喜。

这部黑色幽默完全是马基雅维利式的,在法律道德边缘舞蹈的伶人般,给观众以会心一笑。在当时也是相当的卖座。

1520年马基雅维利开始着手书写《兵法》(The Art of War),并于次年完成。和其他作品一样,马基雅维利用自己的方法去解读战争和军队。特别是专门驳斥了当时较为流行的雇佣兵模式。

战争应该由装备精良的公民去发动,并由一位公众任命的统帅去领导,使部队听命于公共权力的指挥。

命运又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在《兵法》的书写过程中,马基雅维利收到了美第奇家族的邀请,委托他撰写《佛罗伦萨史》。

3.命运的捉弄

在完成了《佛罗伦萨史》后,马基雅维利加入了美第奇家族的军队,算是圆了他为美第奇家族效力的想法。

这里必须额外增加一个“然而”,6年后,1527年,美第奇家族又被赶下台来。新建立的共和国又放逐了马基雅维利——因为他效力过美第奇家族。最后的打击让马基雅维利悲愤成疾,一场暴病后同年离开人世。

这样总结马基雅维利的一生,职业生涯起步于共和制下,在独裁君主上任后遭到放逐,在赋闲时潜心著述,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君主论》并想将此献给当时的君主。没有得到回应后,他又写出了《论李维》,论述了共和制的结构和优点。此后又被君主启用,最终被共和制政权所放逐。

这样矛盾的一生,凸显出一个更加矛盾的问题——马基雅维利到底是支持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在这里,不谈《君主论》和《论李维》理论层面的交锋,就仅仅论马基雅维利。

从后世的普遍认知中,马基雅维利是一名推崇君主制的阴险狡诈的政客,这当然是他的巨著《君主论》的功劳。但一些佐证也可以表明马基雅维利内心中对共和制的认可。

其一是《论李维》,可以说对共和制的论述鞭辟入里,影响了后世共和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其二是他在赋闲时曾常常和一群失宠的共和主义者在一座叫奥里切拉里花园中交流和讨论,也正是这些讨论催生了《论李维》。

但也有对应的佐证可以表明他内心对君主制的向往。

其一当然是《君主论》,讨论马基雅维利当然不能绕开君主二字。其二是马基雅维利职业生涯起步于共和制政权,在被新上台夺权的美第奇家族酷刑折磨加上放逐后,却依然想通过著述来引起当政君主的关注,希望得到启用。其三是美第奇家族再次上台后,共和制的拥护者谋划了一场暗杀,但以失败告终。奥里切拉里花园的小圈子被强制解散,部分成员受到清算甚至是处决,而马基雅维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以我想,他内心深处是认同共和制的,但他清醒的认识到美第奇家族统治佛罗伦萨的必然性,维持好与美第奇家族的良好关系是他仕途上升的唯一途径。

他和我们生活中碰到的聪明人一般,总是周旋在矛盾旋涡的中心,选择认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

只可惜,命运打乱了他的漩涡,让天才一般的马基雅维利几近潮头弄浪,几近沉寂无声。

他在《君主论》中说过: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他万万没有想到,以他名字命名的称号——马基雅维利主义,是那么让人畏惧,这也足够马基雅维利了。

相关文章

  • 残暴的马基雅维利

    1.矛盾的马基雅维利 说到马基雅维利这个名字,更多的人会想到马基雅维利主义,想到《君主论》。可能这部分人也会听说过...

  • 君主论14

    马基雅维利

  • 马基雅维利主义

    什么是马基雅维利主义?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样一种行为系统。 马基雅维利主义有何特点?第一,缺乏...

  • 《马基雅维利语录》书摘一

    《马基雅维利语录》书摘一

  • 哲学的故事 - 文艺复兴时期

    马基雅维利 这是令自由派深恶痛绝的一个名字,一旦人们提及马基雅维利主义,那泼过去的就是指责与鞭笞。 马基雅维利是政...

  • 马基雅维利—尼科洛的微笑—政治人也可爱

    这本《尼科洛的微笑》是马基雅维利的传记,但是作者维罗利教授最想让我们了解的,却并不是马基雅维利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

  • 马基雅维利

    《尼科洛的微笑:马基雅维利传》| 刘玮解读 《尼科洛的微笑:马基雅维利传》| 刘玮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

  • 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在写作《君主论》的过程中,写了一封非常著名的信给自己的朋友。在信里,他描述了自己在乡间的生活: 上午去看...

  • 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 "对创新者而言,所有旧秩序下的赢家都是他的敌人,而在新秩序里可能的赢家对他的支持则不温不火。这种冷淡...

  • 《君王论》摘要

    《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著徐继业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要全面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仅读《君王论》是不够的。稍晚于《君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残暴的马基雅维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wp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