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一章:有无相生

《道德经》第一章:有无相生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4-04-21 06:21 被阅读0次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解读摘录:

以下解读来自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

首段,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著道是一般的常道。在后语中又附带说明,在不得已的表达中,提出了一个“道”字;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

第二段,告诉我们,在形而下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道体。但是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第三段,再反复说明有无之间的互为因果,如一呼一吸之自然往复。因此而说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之与“有”,这两者是一体同源,因为作用与现象不同,所以从无名之始而到有名之际,必须要各以不同的命名加以分别。如果要追溯有无同体,究竟是怎样同中有异的?那便愈钻愈深,永远也说不完。所以,在它同体同源的异同妙用之际,给它下个形容词,便叫作“玄”。说了一个玄,又不是一元、两元可以穷尽的,所以又再三反复地说,玄的里面还有玄,分析到空无的里面还有空无,妙有之中还有妙有。由这样去体认道的体用,有无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极点更有妙处。

从人类的经验来讲,天地万物的从有还无,是很自然的事实。但是要说到万物的有,是从无中出生,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此,古今中外的崇信唯物论者,除了绝对否定无中生有之外,便给老子加上顶“虚无主义”的帽子。尤有甚者,把老子归到唯物思想的范围。断定老子的“无”便是没有,更不管他“相生”两字的内涵。不过,真要指出有与无是怎样相生的道理,综合东西文化数千年的哲学,也实在做不了一个明确的结论。除非将来的理论物理与哲学汇合,或者会有个明确的交待。如果勉强用现代物理知识来解释,认为质能互变的原理,便是有无相生的说明,那也是并不透彻,而难以肯定的说明。况且物理学上的定律,还是未定之义,它随时在再求深入。

王弼《道德经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於微而后成,始於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个人感悟:

这第一段不知读了多少遍了,也是道德经最广为流传的几句话吧,却也是最深奥的索引,后续的八十章几乎都是围绕有和无延申思考,我的理解是,有和无不是相对的,而是一体的,是相互转换的,所谓乐极生悲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任何时间 ,都应该保持平常心,看淡荣辱得失,看淡成功失败,一切不过是有和无的阶段状态。

将无作为事物的最终状态来看待 ,可以看到很多终极的道理;将有作为事物的边界来审视处事的原则,可以更轻松的分清得失,平衡心态。总之,以“无”的心态去做“有”的事,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无相生,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章节主题归纳

    nwr176 录自某赠本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 众妙之门第二章 有无相生第三章 无为妙用...

  • 道德经-有无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有无相生思想中的结合模式与泯灭模式

    1.有无相生思想 ”有无相生”思想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这里借鉴过来,在数学思想方法中它是基本思想之一,在本人简书...

  • 学习笔记丨人生的路

    《道德经 第二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释义:有与无、难与易,都是相反相成、相克相生、相比较而存在,谁也离不...

  • 解读《道德经》之 02-1:有无相生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梳理天下大事,这里是《学道悟道》,我是橡木桶 “有无相生”出自《道德经》...

  • 领悟《道德经》之02-1:有无相生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梳理天下大事,这里是《学道悟道》 今天讲的是:有无相生出自《道德经》第...

  •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4)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4)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

  • 【觉悟《道德经》,保持平常心】

    【觉悟《道德经》,保持平常心】 《道德经》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 有无相生

    回望前尘,无从谈起。 我是一个脱离高级趣味的人,一个矛盾的人,一个孤独的人。我生于一个挺普通的县城,邹城市,我一般...

  • 有无相生

    爱和恨是一个东西 情和欲是一个东西 好和坏是一个东西 大和小是一个东西 多和少是一个东西 有和没有是一个东西 歌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一章:有无相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ms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