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舆论偏见有多可怕?拜托滴滴,别再道歉了

社会舆论偏见有多可怕?拜托滴滴,别再道歉了

作者: 佴偲爱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15:04 被阅读0次

去年是滴滴顺风车的至暗之年。

2018年5月3日,深圳一名24岁的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在路上司机对女乘客进行抢劫,之后将其残忍杀害;

2018年5月5日,郑州一名空姐深夜出门乘坐滴滴,被司机奸杀;

2018年8月24日,浙江一名20岁女孩在上了一辆滴滴顺风车遇害。

接连不断的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引起民愤。当时为了平息众怒,滴滴发布了公告,大致内容如下:

1. 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

2. 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

3、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而今,在沉寂了436天后,滴滴顺风车在11月6日宣布“复出”。复出的滴滴顺风车新规却引起了一片哗然。

舆论漩涡的焦点在于新方案中对女性乘车时间的限制,即晚八点之后,女性被禁止使用滴滴的顺风车业务,但男性依然可以。

对此,网友吐槽的异常汹涌:

在社会舆论的攻击下,滴滴再次低头,在第二天改成所有用户都限制5点到8点后,风波才渐渐平息。

私以为,制度可控,规则可控,但人性不可把控。就算你不打顺风车,打出租车,也不会因此降低犯罪率。而且,好端端走在路上,也有可能遇上飞来横祸啊。

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被告人为网络约车司机且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实施犯罪的案件量不足20件,网络约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0.048。

与此同时,同等条件下,被告人为传统出租车司机的案件量为170余件,传统出租车司机每万人案发率为0.627,比网约车的案发率高了15倍。

 01、出租车杀人案件

跟去年顺风车案件同期发生的,青岛出租车司机杀死母子两人案件,比起顺风车案件,出租车杀人事件反倒黯淡得多,没有什么社会关注度,甚至于出租车公司以司机个人犯罪行为由都没有赔钱。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2016年2月,上海一孕妇惨遭出租车司机杀害并抛尸河道,死后还将孕妇的财务洗劫一空;

2003年,北京出租车司机李平苹,短短两年内连杀7位乘客,直到2004年才被绳之以法;

2009年底至2010年元旦期间,兰州出租车司机程登攀,连杀6位乘客,直到2013年11月才被判死刑……

今年3月份,网传广州一女生乘坐滴滴后遇害。之后广州警方在微博上辟谣,说确有一名女性在乘坐车辆过程中遇害,凶手已被抓获,但不是滴滴司机,而是广州“某”出租车公司的一名出租车司机。

500万粉丝的广州公安微博大号,这条辟谣微博只有800次转发,新京报微博也报道了这一新闻,数据更惨,仅128次转发。相比此前顺风车悲剧,关注度可谓天壤之别。

即便同样的事,在出租车司机身上引不起人重视,而在网约车司机身上就是个大新闻。

其实在犯罪概率分布下,无论顺风车还是出租车,都会出类似的案件,只是出租车杀人事件不太受人关注。

关注度差异的背后,是社会舆论的偏见。

 02、滴滴司机被杀,司机的安全谁来负责?


2018年11月26日,贵阳市一名滴滴司机周师傅,夜间在花果园接送一青年男子时,遭遇抢劫,抢走周师傅1000多元现金,期间还通过手机转账的方式,转走了周师傅的1100元。作案后怕周师傅报警,将其杀害。

2019年3月23日深夜,19岁犯罪嫌疑人杨某淇,在搭乘网约车过程中,将网约车司机拿刀捅死。杨某淇事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杀人理由匪夷所思:因为悲观厌世,当晚精神崩溃,想杀人。

现在有针对乘客安全的举措,那么司机的安全,谁来负责?谁来保护?

欲犯其罪,何患无门?杀人案件,无论在网约车还是出租车上,从来都不是个例。

从媒体,到个人,人们追逐着遇难的乘客,却很少有人去过问那些死去的滴滴司机。无数键盘侠“行侠仗义”的是乘客,对于司机,丝毫没有同情和理解。

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为什么不能被同等对待?

 03、社会舆论偏见有多可怕?

你的家乡有没有被人喷过?

网上只要哪个地方出了新闻,地域黑键盘侠就会蹦出来叫嚣:某省的人就是这尿性。

记得16年毕业后来北京,因为是河南人,听到最多的是:

你们河南人偷井盖啊;

河南人坏得很,不能深交;

十个河南九个骗,总部设在驻马店。

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想。

而且,偷井盖从来不是河南人的“特权”:

2017年,山东有一男子在一年之内连偷600余块井盖;

2014年,湖北襄阳破获了一群团体盗窃井盖的案件,涉案人甘某也是本地户籍。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省的地域黑,“东北人又打老婆了”、“网约车司机又谋财害命了”等等。

一个人的恶,不应成为一群人的恶。

网约车杀人司机不等于网约车司机,出租车杀人司机不等于出租车司机。

如果对所有人都连带责任,那么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人类存在了。因为全部都会犯“连坐罪”。

回到滴滴道歉事件上来,滴滴真的没有必要道歉。滴滴只需要让用户明白,平台安全系数固然重要,但100%不出意外是不可能的。无论哪个平台都不可能做到。

如果企业就能做到100%保证安全,那还要警察干嘛?要治安干嘛?

拜托滴滴,别再道歉了。

相关文章

  • 社会舆论偏见有多可怕?拜托滴滴,别再道歉了

    去年是滴滴顺风车的至暗之年。 2018年5月3日,深圳一名24岁的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在路上司机对女乘客...

  • 偏见有多可怕

    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对事物的判断和定义,喜好和憎恶,将事物割裂成对立的两面。 其实,是错的。 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

  • 偏见,有多可怕!

    固有印象,觉得这个人就应该是你想的那样! 一个男孩就因为长相秀气,就被无情的霸凌,直到不堪忍受这样的...

  • 偏见有多可怕

    一天晚上做饭,A老人问,牛肉里是不是放了生姜?B说是的。 A老人马上说,不可以的,不可以放,牛肉➕生姜,会得XX病...

  • 勇敢

    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吧 别再迁就别人了 勇敢一点吧 别再委屈自己了 拜托了

  • 2017-06-27

    别再说让它去吧, 别再说让它去吧, 别再说让它去吧, 别再说让它去吧, 杀了它, 顺便杀了我, 拜托妳了, 杀了它...

  • 偏见到底有多可怕?

    偏见到底有多可怕? 有两个孩子,生长在两个不同的家庭。 其中一个打小就听妈妈说,你要听话。要服从权威,言听计从,不...

  • 偏见到底有多可怕

    今天,奔赴陆家嘴某金融中心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深思,这件事让我在转身后头脑嗡的一震:曾几何时,我也变成了这样...

  • 拜托,别再联系我了

    人在成熟之后,谈恋爱会考虑很多因素,感觉合适才会相处,不合适就不撩。 在我大四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考研失败,于是,我...

  • 滴滴这个问题不整改,就算下线了顺风车业务也没用

    空姐的道歉声明被删除,我们还能相信滴滴的道歉和整改吗? 上一次空姐被害还没过100天,滴滴就再次出事了。有一名2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舆论偏见有多可怕?拜托滴滴,别再道歉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nh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