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位老教师,执教初中语文及历史已经三十多年了。
父亲算得上一位术业有专攻的老师,在教学路上有所钻研,办文学社、写教研论文、出书等等,都经历过,也都办的风风火火。光凭这一点,就是一位有上进心的老师。所以很年轻便评上了市里骨干教师,也一步一步地评高职称。
不过,今年寒假,父亲似乎遇到了一些不顺心事。
事情是这样,父亲所在的学校在搞改革。校长去年提出的规则是,以课时为评价标准,课时多者提升岗级档位,课时不够者降岗级档位。岗级对应基本岗位工资。
父亲今年这个学期算下来的课时,仅算带一个班的语文,则课时比不过一些带多个班或多个课的老师,这样排下来,居然还要降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居然还要下调,这对父亲是件大事。何况,毕竟是有头有脸的老教师,这种情形自己也觉得抹不开面。
学校这样处理合理吗?我也有所思考。
首先,评价标准的构成本身欠妥。学校重点在于教学质量,仅看课时而不看教学成绩,这种考量指标易造成老师拼命带课却不一定尽心教学。至少在指标上,应该增加教学质量的考察。
其次,这种评价标准,对于体力旺盛的年轻教师明显有利,而对于精力稍显落后的老教师,则不利。最近在读加里.德斯勒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想这与年龄歧视是否有关?这种明显对年龄长者造成消极影响,是否可以视为年龄歧视?不过这里是中国,美国那套公平就业法令未必适合。
另外,结果上采取能上能下的处理方式,这对于以稳定为特点的教师队伍,实则一个大变革。而且,绩效工资本身已经对于课时高低进行了反应,反复再降基本工资,是否等同于重复处理?基本工资更多对应任职能力,一个学期的课时并不意味着任职者能力下降,调整基本工资则有些过度了。
再者,能上能下,算是比较激进的管理方式,常见于民企外企,学校与企业性质有别,其管理方式上是否应该采取激进管理?
回到基础教育本身。公办基础教育,不是直接盈利的活动。同时它又有正外部性。也就是说,基础教育本身的效益一是要从多年以后的学生身上体现,二是让更多人受到教育这件事本身会有好的影响,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而对于整个国家运转而言,更偏向于长期投资,短期来看,更像成本。
所以,教师工资政府拨,这也意味着这个行业相对计划性。
基层的初中教师,工资不高。为吸引和保留人才,避免高流动性,教师有暑假、压力可控、工作稳定,成为这个岗位吸引人之处。一旦它也成为高风险的岗位,特别是年纪越大竞争力越弱,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则会下降。从这个角度说,类似基础教育公办教师这个岗位,应尽量保持其稳定性,管理上不宜太过激进。
再回到父亲的遭遇,作为将一辈子奉献给三尺讲台的老教师而言,这种标准和处理结果都令人寒心。绩效工资调整还算可以理解,基本工资事关未来很多年,这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不合情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教师行业从业者举步维艰,过高的道德束缚也显得虚假,毕竟人都要吃口饭。如要长远发展,教育行业还需善待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