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玩虫儿
捅破古玩界“九大谬论”

捅破古玩界“九大谬论”

作者: 丑小虫 | 来源:发表于2017-01-12 15:36 被阅读634次

    古玩市场的健康发展,事关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纵观目前的市场,对古代艺术品的鉴定简直是一笔糊涂账。很多人对古代器物的鉴定,基本依靠一些非本质性的元素来判断,比如:传承有序、海外回流、藏家旧藏、拍卖成交、器表新旧等等。在这种局面下,妖人辈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要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古玩市场的良性循环,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提高收藏爱好者的鉴赏水平,捅破障碍大家眼力的“九大”荒谬言论。

    民国·胭脂红赏瓶(小虫藏)

    谬论一:“现在的高仿品能够以假乱真,无论胎质、釉面还是纹饰,什么都能仿。”

    这是典型的赝品恐惧症。如果真的这样,古玩艺术品行业很快就会瓦解。说这种话的人一小部分是出于无知,一大部分人是为了扰乱视听,想在自己的圈子内把持古玩的鉴定权!其结果就是彻底摧毁古玩鉴定的客观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某些所谓专家的主观标准。忽悠入门者市场上不会有真品,除非得到他们的认可。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崇拜专家,尤其是明星式的专家,不要轻易地给人家抬轿子。他们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为自己造势,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神化自己,拉帮结派,混淆视听。各行各业都一样,要亲君子,远小人。玩古玩,不仅要会看东西,更要会看人。

    说仿品如何如何厉害的人,许多是因为没有见过真品。有人拿高仿品跟博物馆的藏品比对觉得相差无几,我要提醒大家,博物馆藏品除非你亲自上手,否则你隔着玻璃窗看,无法看清器物的全部特征,特别是它的釉面特征和胎质状况。不要再说仿品如何如何了得,那只能说明你水平不够,见识不够。

    清·孔雀绿象耳瓶(小虫藏)

    谬论二:“这么高档藏品,你这么低的价格买来的,东西不用看就知道是假的。”

    收藏有两种,一种是穷收藏,一种是富收藏。穷收藏很艰难,但勤勤恳恳,稳打稳扎,小心谨慎,因为他输不起,反而容易成功;富收藏看起来很风光,因为财大气粗,机会更多,容易买到好东西,但也容易买到赝品,因为它的目标太大,盯他的人多,而他自己也较容易过于自信,过于大意,反而更容易买到假货。那么多高仿的赝品,卖给谁了?当然是那些既有钱,又一知半解的藏家。而且这些藏家往往借助专家的眼力,过分依赖知名专家的鉴定能力,结果吃了大亏的人不在少数。

    有些专家谆谆教导藏友不要有检漏的心态,要敢于用高价买东西,当然不是让你买别人的东西,其潜台词是“要买就买我的,我是专家,我的东西最可靠,但你要舍得花钱”。其实他们自己整天想着捡别人的漏,把别人忽悠晕了,然后三瓜俩枣就收了别人的东西。什么东西最贵?赝品和大开门的精品。

    真正的高手是怎样炼成的?成为高手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是长期跟高档实物的接触。手上没有高档藏品,跟高档品亲密接触的机会又少,很难成为高手。其他的缺陷通过努力可以弥补,唯有实物这一关是不可逾越的。即使你有一个很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实物的作用。试想,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拍卖成交以前,如果放到地摊上,开价100万元人民币,有几个人敢买?!这样的人我敢肯定,当时全中国不超过100人,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包括那些博物馆的专家们。为什么呢?一是因为他们对类似的实物缺乏深刻认识,二是因为赝品恐惧症的影响。很多人见了博物馆的藏品赞叹不已,但是一旦把这些东西换一个环境,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呢?

    很多所谓的专家见过的东西十分有限,结果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古代的瓷器就他见过的那个样、那么多。仅仅抓住了某些表面现象和偶然联系,把个别当整体,把偶然当必然。潘家园“北魏陶俑”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清·郎窑红香炉(小虫藏)

    谬论三:“好东西都在大藏家手里,一般人家不可能有。”

    这种观点属于坐井观天。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某些人仅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作出某种论断,实在是误人误己。搞收藏以来,很多经历颠覆了我过去的观念,世界远远超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搞收藏要怀揣十二万分的谦虚!狂妄的人不会修得正果。即使像鬼谷下山那样的重器也不是出于收藏名门,只是被主人放在地下室里,用来陈放光盘用的。

    最近这些年出现古玩热不是偶然的,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开始资本化,并且资本的价格迅速膨胀。古玩艺术品作为稀缺资源也就成为了具有重要投资价值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这些年的大规模基本建设,使得大量的地下、水下文物重见天日,其规模有多大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无法了解的,谁都不完全清楚。这些东西现在是不能合法流通的,但是迟早要合法,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得到保护,才能发挥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局面使得中国的古玩艺术品市场正在进行一次重新洗牌,力量正在重组。既得利益者目前还掌握着市场的话语权,掌握着市场的平台,他们企图阻止这个资源重组的过程,保住他们的江山。比如说,他们极力强调传承有序,因为这是他们可以做文章、可以唬人的地方。实际上,传承有序是字画收藏领域里面的概念,因为,字画上有过去收藏家留下的题跋、印章等。现在这个概念也推广到所有收藏领域了。请问一件瓷器怎么样证明它的收藏历史?上面留下了什么人的什么痕迹吗?你收藏家或拍卖行自己讲的故事我们就一定值得相信吗?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某些人说它真它就真,说它假它就假?所以说,传承有序是瓷器收藏领域的一杯毒药,后患无穷。

    清·青花龙纹豆(小虫藏)

    谬论四:“有个收藏爱好者请人去鉴定藏品,他花了两千多万元买了一屋子的瓷器,竟然没有一件是真的。”

    说这样话的人我本人知道就有好几位。各位看官,你们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吗?两千多万元买不来一件真品?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人就是一个十足的大笨蛋!可是一个这样的大笨蛋,那两千多万是怎么样挣来的呢?难道是继承祖上遗产得来的?买一件真品难道真得有那么难吗?其实,只要花上几百元,大多数地摊上都能买来一两件普品。如果一个人花两千多万只买了一两件器物,那当然有可能是假的。可他买的是一屋子瓷器!这说明他买的时间较长,有个过程。专家说他一屋子全假,不是专家没眼力,就是编造故事唬人,“善意”提醒让你跟他学跟他买。

    大胆估计一下,现在市场中的所谓“牛人”,十年以后还能再牛的能有几人?有两句话我深信不疑,一句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另一句是:只要他煞有介事,你就会将他奉若神明!很多所谓名人,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大家千万不要迷信!在所有的科学领域,是不存在权威的。权威只存在两个领域:暴力和宗教。要尊重专家,但不要迷信专家。

    大收藏家一般天性低调,不喜欢张扬,很多人是在身后若干年才名扬天下。现在的收藏圈拉帮结派,互相吹捧,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江湖味道甚浓!研究实物的人少,忽悠的人多;诚实经营的人少,造势的人多。中国是一个喜欢造神的民族,离了神的指引就六神无主,其结局都不会太理想。除了造神以外,国人还有一个人格弱点,就是片面地崇洋媚外,包括港澳台。所以,有很多假洋鬼子,他们没少欺负中国人,没少干坏事,没少捞油水。

    民国·粉彩方帽筒(小虫藏)

    谬论五:“你的藏品跟馆藏的东西很相似,所以是假的——博物馆里有的东西,你怎么会有?”。

    古代艺术品的创造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基本依靠手工完成。手工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是很低的,很难有两件完全一样的东西。但古人也是要讲经济效率的,赚钱的东西也是会批量生产的。现在很多人对器物的纹饰和款识作非常细致的微观分析,我个人认为可以作为一个鉴定角度,但不可吹毛求疵,过于夸大,否则就会陷于僵化。

    谬论六:“你的藏品跟馆藏的东西完全不同,所以是新的,历史上没有这种器形,没有这种纹饰。”

    一件瓷器看起来挺新的,怎么判断这个东西就是古代的呢?因为一件瓷器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以后,他的表面会被空气氧化,通过观察它的氧化程度,可以判断其新老。出土和出水器物,尤其是窖藏的器物,其氧化特征和传世器物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更高的眼力了。高档藏品的标准现在流行所谓的“真、精、新”,这是没错的。但是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真”和“精”好办,很多人恐怕要卡在“新”字上了。有些精品真是太新了,非尖尖高手不敢碰它!高手和俗手的界线区别就在于能不能驾驭这个“新”字!

    明·青花试釉盘(小虫藏)

    谬论七:“官窑的泡沫很快就要破灭,现在已经是官窑卖不过民窑。”

    真实的情况是:过去十多年拍卖会上有些假官窑的泡沫就要破灭了,而真正的官窑永远是收藏市场的宠儿,永远不会破灭。现在有些官窑的起拍价甚至低于民窑,这只能说明藏家对拍卖公司的不信任,而不是对官窑本身的不信任。说白了,拍卖公司还是想垄断市场。所谓官窑泡沫的破灭,实际上是拍卖公司信誉的破灭!官窑瓷器的尴尬处境,脸上最没光的就是拍卖公司了。这至少说明他们这些年的经营不够阳光,不够坦荡。还想强调那句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故宫一位专家说,民间收藏的历代官窑瓷器,不超过三、四千件。天哪,我特别想请教他,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不能这么说话啊。

    清·胭脂红洗(小虫藏)

    谬论八:“现在古玩市场上95%以上的东西都是赝品,地摊上100%都是赝品。”

    说古玩市场假货多,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这是由古玩市场的特点决定的。如果在古玩市场看到一件是真的,看到两件也是真的,那不是古玩市场只能是菜市场。所以,在古玩市场买东西叫“淘宝”,这也是古玩的魅力所在。本人也逛过现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展,诺大的展厅几乎没有顾客,跟满地假货却人头攒动的潘家园形成巨大反差。我们没有理由认为那些在潘家园淘宝的人都是傻子。所以,不要因为古玩市场假货占大多数,就去过多地指责批评,这是少见多怪!本人对假货也深恶痛绝!假货要反,但是不要因为反对假货,而损害了古玩艺术品本身的正面价值。大家在打假的同时,要多多从正面宣传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开发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共同来繁荣这个市场。

    要反对假货,除了提高我们的眼力,没有别的办法!我们永远不能指望造假者会良心发现。如果很多人眼力都提高了,假货怎么可能生存呢?我在此断言:不久的将来,假货就会走到它的尽头!理由很简单,现在的资讯很发达,市场也很发达,藏家的眼力提高的很快,并且关于假货的资讯传播也会很快,所以假货蒙不了太多的人,蒙不了太久!对于假货来说,他们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了。

    清·五彩龙纹碗(小虫藏)

    谬论九:“要想知道自己收藏的东西值不值钱,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到拍卖公司去拍卖,看看拍卖公司收不收。”

    拍卖公司的水平肯定不能代表古玩鉴定的最高水平。拍卖公司能够立足的根本,其实主要不是其对于艺术品鉴定的专业水准,而是其所拥有的人脉关系。它是做人的工作的,而不是做艺术品工作的。它的核心工作是收取佣金!它根据人来定东西真假的,陌生的面孔,突然送来一个好东西,他们一般是不敢认的。万一搞错了,担不起这个责任,丢不起这个人。但如果是一个业界名流送来的东西,只要东西不是开门的假,拍卖公司的主管都会乐于收下。因为,业界名流可以做挡箭牌。由于拍卖公司鉴定标准过于保守、狭隘,导致他们每期拍卖的东西都差不多,就那几个常见品种,收藏家们都审美疲劳了。这也是近两年拍卖市场萧条的重要原因。所以,藏家提高鉴定水平,这才是收藏的硬道理!拉帮结派,浪得虚名都是旁门左道,最后害人害己!还是那句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捅破古玩界“九大谬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od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