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地吐槽之后,来正经(也没多正经)地聊聊珍宝馆里的宝石,这篇主要说现在所谓的“五种珍贵宝石”。
我国对玉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也造成了一个误解:高档彩色宝石的大量出现,也就是一百来年的事。其实早在元朝,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等“五大宝石”已然盛行于世。有人认为,元代蒙古骑兵西征,把西方宝石镶嵌技术和工匠带到中原,造成了元明时期彩色宝石的盛行。另外就是明代南疆与中原的玉路断绝,因为缺少玉料,宝石吸引了明人的注意。
Po一张拜占庭金镶宝石首饰
网上搜的中间镶嵌的是拜占庭手工艺的代表作——玛瑙浮雕。
对比看明代藩王墓出土的头面
江西省博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大德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一块于官……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重宝,凡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则服用之。”到了明代,在首饰上镶嵌大量宝石,已然成为时尚。
明 孝靖皇后凤冠
据《明史》记载,嘉靖中后期,“猫儿睛,祖母绿,石绿,撒孛尼石,红剌石,北河洗石,金刚钻,朱蓝石,紫英石,甘黄玉,无所不购”,到万历中期,“珠宝价增旧二十倍”。成书于万历年间的《天工开物》载:“属红黄种类者,为猫睛、靺羯芽、星汉砂、琥珀、木难、酒黄、喇子……属青绿种类者,为瑟瑟珠、祖母绿、鸦鹘石、空青之类”。
明 镶宝石金带饰
元明时期,彩色宝石大多是通过西域传到中原的,《南村辍耕录》记载宝石的文章干脆就叫“回回石头”,《天工开物》直接说
“凡宝石皆出井中,西番诸域最盛”。这从古代宝石名称上也能看出来。古代的宝石名,有一些能跟现在的名称对应上,比如猫儿睛—猫眼;金刚钻—钻石等,但也有很多不明觉厉的,比如:“避者达”、“撒卜泥”、“屋扑你蓝”……《南村辍耕录》所说的“红剌”又是什么鬼?
这些可能都是波斯语、阿拉伯语里宝石名字的音译,红剌的“剌”来自波斯语的lal,意为宝石。红剌就是红(色的)宝石。这也是彩色宝石通过西域进入中国的佐证。
明 帽顶古代镶嵌的宝石多为随形,简单磨制,不讲究雕琢、抛光,因为彼时刻面琢型尚未出现。跟我国审美崇尚自然没多大关系。
现在见到的规则的琢型出现的时间大致有200多年。
钻石
矿物名称:金刚石(Diamond);化学成分:C;摩氏硬度:10
颜色主要分为两类:无色—浅黄色系列和彩色系列。
看过一个关于珠宝的纪录片,说钻石是营销的胜利。如果从存储量看,一克拉、半克拉的钻,可以实现地球居民人手一颗。当然大颗钻石还是珍稀的。
钻石传入我国的历史早到令人目瞪口呆,据扯,《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他山之石”疑似钻石╮(╯▽╰)╭这就没有道理了。硬度在7以上的都可以攻玉,而且在《诗经》的时代,玉的概念非常宽泛,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带活环链的“玉人”,材质其实是叶腊石,硬度只有1-2。
最早见诸史料的金刚石是在《晋起居注》中,西晋武帝咸宁三年(公元277年)“敦煌送上金刚。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出天竺”,这就靠谱了。因为在公元18世纪以前,印度是唯一产矿石的地区。早在公元前4世纪,印度人就用金刚石雕琢其他珠宝了。我国最早的金刚石“物证”来自南京象山7号东晋墓。
我们现在看钻石都是:哇!好璀!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古人对这种石头的“4C”(carat, clarity, colour, cut)并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实用主义:想用它坚不可摧的硬度来对付玉石和陶瓷。唐代从印度和中亚进口钻石,主要是为了切割石料、给珍珠穿孔。明代《本草纲目》说,“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钻石得名也因为它能当“钻”用。
乾隆时期,清宫制造了大量紫金琍玛佛像,几经试验,终于在乾隆五十五年确定了铜合金的配方和比例:“红铜条一斤,金刚石五钱、金一两、无色玻璃面各一两共五两、自然铜二两、银六钱、锡二钱、铅二钱、钢二钱、水银二钱”,一斤铜加入五钱合25克钻石(1钱=5克;25克=125ct)。你清纯帝不差钱,要的就是给佛像用金刚石的爱的供养。钻石的成分是C,从实际功能看,加钻石跟加石墨区别会很大么?乾隆四十六年就开始试验铸造紫金琍玛的铜合金配比,然而当年金刚石比例不对,导致铜料非常容易断裂,连一块完整的铜板都造不出来。呵~是不是C含量太多了啊。
这三个迷之对不上焦的小亮点,就是珍宝馆的钻石了,晚清时期的一件钻戒,两件钻石。
戒指为白金托镶嵌5.58ct无色钻,两个戒面是浅黄色钻,分别重10.3ct和16.3ct。浅黄色来源于含有极微量的N,它吸收了可见光中的蓝光、紫光,让钻石看起来呈淡淡的黄色。这是光学效应,可参考上一篇中的hope蓝钻呈色原理)
讲解词说这三颗钻石都是“明亮式切磨”,这说法不严谨呢。现代明亮式琢型是1919年由波兰数学家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发明的。利用光学原理,计算出能够产生最大亮度和火彩的最佳切割角度和比例,通过刻面对光的各种折射,让白光呈现出彩虹光,从冠部反射出来。
这三颗钻石属于现代明亮式琢型的某种雏形。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多次提到钻石戒指。他特别倾慕英文教师庄士敦的洋范儿,大量购入戒指、别针、袖口、领带等西洋佩饰。退位之后,他还托庄士敦给张作霖带去一个大钻石戒指,被张退回了。在天津的时候,他的别针、袖扣、戒指也都是钻石的。一个特别喜欢钻石のboy。1952年,溥仪把最后压箱底的一只装满珠宝的黑皮箱交给了国家,但是在珍宝馆讲解词里,这件戒指的来源为“清宫旧藏”,所以也无法断言钻石戒指就是黑皮箱里的。
珍宝馆的蜘蛛胸针、红宝石袖口,是不是溥仪买的啊?
刚玉
矿物名称:刚玉(Corundum);化学成分:Al2O3 ;摩氏硬度:9
根据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不同,刚玉可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含Cr呈红色,Fe,Ti呈蓝色,V, Ni呈绿色,还有黄、橙、青、紫等,可见光光谱的颜色齐了。
刚玉的命名,除了红色的叫“红宝石”(ruby),其他颜色都叫“蓝宝石”(Sapphire),蓝色的直接叫“蓝宝石”,其他颜色叫“某色蓝宝石”,比如粉色蓝宝石、黄色蓝宝石等。珍宝馆展厅里见到最多的还是红宝石和蓝宝石。
红宝石摆件红蓝宝石在明代叫“鸦鹘”,是阿拉伯语yagut的音译,又写作亚姑、雅鹘等。
在wuli珍宝馆,最好把文物说明牌上的“红宝石”理解为“红色的宝石”,因为不上仪器检测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矿物。
不能判断是否为红宝石
比如这枚戒指,文物说明写的是红宝石,但跟旁边那枚明显不是一个结构,不能排除是尖晶石(史上最有名的两颗红宝石后来都被证明是尖晶石)
对比看,更明显
这组“红宝石”带扣,红色石头之间的区别肉眼可见,不能排除里面有红色碧玺。
蓝宝石真是蓝宝石。
跟蓝宝石最容易混的坦桑石1967年才被发现。
坦桑石,热处理之后呈现蓝色可冒充蓝宝石的堇青石,虽然1813年它首次被描述性状,有可能在晚清时进入宫廷,但是堇青石从不同角度看可以表现出三种颜色,珍宝馆最像堇青石的戒指,怎么看都是一个色。
白金镶蓝宝石戒指,这颗蓝宝石里有液态包体,真神奇。
13.68ct的蓝宝石裸石
蓝宝石簪。 红宝石帽顶
红蓝宝石有不透明哒~
祖母绿
矿物名称:绿柱石(Emerald);化学成分:Be3Al2(Si2O6)3 ;摩氏硬度:7.5-8
绿柱石矿祖母绿矿石特征明显:六方晶体,特别好认。致色元素是Cr,然而绿柱石里的Fe2+也能呈现绿色,就算不得祖母绿了。含有V的绿柱石能否算作祖母绿,尚存争议。
祖母绿也是元代常见宝石,《南村辍耕录》记载有“助木剌 中等明绿色”,成书于天启年间的《警世通言》,杜十娘的百宝箱里就有祖母绿。
它的命名来自波斯语zumurad音译。
祖母绿很少有纯净无瑕的,那些蝉翼般的绵绺纹正是它的特征。上一篇讲宝石的优化,说到祖母绿浸油,石头里绵绺越多,“吃”进去的油也越多。
这是微油(insignificant)祖母绿,已经纯净到这个程度了。证明珍宝馆的祖母绿是天然的。
祖母绿宝石 26.48ct
展厅里的祖母绿要么发黄要么发蓝,颜色还原参照上图和地质博物馆的矿石╮(╯▽╰)╭
顺便,绿宝石是个伪概念,通常指绿色宝石,没有一种叫“绿宝石”的宝石。
金嵌宝圆花饰把祖母绿拍成酒瓶底儿,是什么样的体验?
祖母绿钻石戒指
这戒指放今天都很时髦。
金绿宝石
先区分俩概念:猫眼效应和猫眼石。
猫眼效应:据《系统宝石学》,“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形切磨的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的一条明亮光带,该光带随样品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的现象,称为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是由宝石及宝石内一组密集、平行定向排列的包体或定向结构对可见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引起的。”
猫眼效应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跟宝石的包体和切磨技术有关,在石英、磷辉石、透辉石等很多宝石里都能出现。但只有能产生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被称为猫眼石。
有些金绿宝石还有变色效应,在不同光源下呈现不同色彩,成为变石,有些变石还有猫眼效应。
有些金绿宝石没有任何特殊光学效应,《南村辍耕录》所说的“走水石,似猫睛而无光”,可能就是普通的金绿宝石。
猫眼石
矿物名称:金绿宝石(Chrysoberyl);化学成分:BeAl2O4;摩氏硬度:8-8.5
猫眼石也是元代常见宝石,又称“狮负”,这个定名源于元代《琅环记》里关于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传说。成书于明初的《格古要论》有对猫睛的专门论述:“出南藩,性坚,黄如酒色。睛活者中间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与猫儿眼睛一般者为好……宜镶嵌用”。划重点:南藩。我国古代猫眼石都是斯里兰卡出产的。
它跟祖母绿一起被杜十娘放进百宝箱。
这件香盒盖上有一朵宝石做的梅花,花蕊那颗猫眼,是珍宝馆里品质最好的。找对了角度会发现它的光带有三条,据《系统宝石学》“黄蜜色光带呈三条线者为特优质晶”。
东珠朝珠背云上的猫眼。珍宝馆里的猫眼是皇后冬朝冠的“标配”,镶嵌在佛塔和供佛的“七珍”、“八宝”上,出现在簪子上,无所不用其极,到了令人肉痛的程度。但是清宫对于宝石的运用,看重的是颜色、材质的搭配和视觉效果,并不考虑它值多少钱。
下回说说碧玺、青金石、绿松石和有机宝石。玉和翡翠等N年后珍宝馆改陈之后再说吧。
我发第一篇的时候一定是喝高了,谁会给自己写的东西起名叫 “这篇不用看”啊有毛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