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的TED利用休息的日子整理好了,和之前一样,这次演讲也覆盖了不少主题,大概概括起来有:对人类未来生活的预测,如何突破自己的局限,以及对人生、对教育、对科技的思考。因为有些没能找到链接,所以没有添加链接,想看的可以在网易公开课手机软件上输入题目名字搜索观看。一起学起来吧!
题目1:听到的色彩
你一定很奇怪,色彩不是看到吗?怎么会听到呢?我们一起听听这个奇怪的演讲。
演讲者是个色彩盲,他的世界是黑白的,直到21岁,他有了一个色彩探测器,通过它,他可以听到色彩。那么这个设备将会对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起初,他需要记住不同声音代表的是什么色彩,随着时间推移,这成为一种直觉,到后来成为感觉。他根据色彩对应的声音,有了自己喜欢的色彩,甚至开始做带色彩的梦,不需要借助他的设备,在梦中,他的大脑就可以产生出色彩声音。
渐渐这个设备成为他身体一部分,甚至拓展了他感知的范围。去艺术画廊像听音乐会。它也影响了他的穿衣风格,过去他穿衣主要看是否好看,现在看衣服颜色发出声音是否喜欢。他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不是看人的样子而是看谁能让他的设备发出好听声音。
但是它也有副作用。他会把平时听到声音转变成色彩。电话声是绿色的,人的声音也有了色彩。
不过演讲者享受这个科技带给他生活改变,这让他感觉像半个机械人。他号召更多人让科技设备成为身体一部分,因为这可以拓展人可感知范围,而感知是知识重要来源。
这个演讲让我对于便携式科技设备对人产生影响有了一些认识,也许会像演讲者所说,未来不再是给手机开发应用,而是给人身体开发应用。
题目2:如何跳出舒适圈
如果你现在不满意自己处境,但又很难去改变,那么这个演讲也许会给你一些改变的动力。
在过去17年,演讲者都是在帮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东西,在过去三年,她主持一档广播节目,和那些被生活困住人们沟通,让他们发现真正在意的东西。通过观察,她发现人们无法改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常说“还行”。
“你好吗?”“还行”,这就是说你不需要做什么改变,你可以接受自己不做任何改变。
当生活变成一种常规活动的集合,生活就会变得无趣,你也会对生活产生不满意感,这种不满意,在演讲者看来是因为你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你需要强迫自己改变这种状态。
任何想法如果需要身体做出某种反应,而你五秒没做,那么这种想法就会离开你。就像早晨起床,如果没能立马爬起,那你就会睡回笼觉。
这个观点没什么新颖的,跳出自己舒服圈,强迫自己做和之前不同事情,你的生活才会改变。不过演讲者的演讲风格倒是不多见,她很有活力,整个演讲中走来走去,甚至跳下台和观众互动,最后让观众起身,把所讲内容与现场情景很好结合,调动现场气氛,给我感觉很好。
题目3:考试分数不是教育的目的
虽然现在还是以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手段,但它不是我们教育目的,那么什么是教育目的呢?
演讲者创立了可汗学院,旨在帮助人们按照自己学习节奏安排学习。他发现之前认为自己数学不好人,用这种方式可以学好数学。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产生这种想法呢?
传统教育老师讲授知识后布置作业给学生,学生完成作业老师点评,经过几周学习会有一次测验,即使通过测验发现学生有知识漏洞,我们还是会很快开始学习新东西,这就导致漏洞越来越大,直到一天发现自己听不懂老师讲什么,便认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
演讲者认为互联网让我们能够按照自己学习进度安排学习,这样课上就能对知识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深入学习能力才是我们教育目的。
演讲者认为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将面临改变,过去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式,底层是大量人力资源,中层负责处理信息,高层控制资本。而未来底层会被人工智能手机取代,中层也可由计算机代替,需要的是大量创新型人,这就需要真正理解知识,能够创新应用的人。
这个演讲之前听过,当时重点放在公开课的意义上,这次听让我对未来社会结构有了一定认识,这和之前听过一个演讲观点比较像。
题目4:少玩手机可以更天才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手机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交、消费、娱乐,几乎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都可以搞定,然而其造成的低头一族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手机?演讲者通过一个项目展示了少玩手机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项目前平均每人玩手机2小时每天,每天拿起手机60次,因为手机,他们生活不会无聊,但是根据科学研究,我们每次转移注意力,都会消耗大脑中营养物质,而其供应有限,频繁转移注意力,会较快消耗这些营养物质,导致人的思考力下降。
通过减少玩手机试卷和使用手机次数,参与者有了更多自己时间,他不得不为这些时间填满事情,一位女士就用这个时间去运动,让自己得到了一种久违的运动后快感。
另外删掉常用手机软件,让一些人产生了复杂的感情,不过删除后有了更多时间和亲人朋友一起,生活更充实了。
虽然一周项目并没有改变很多,但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了生活在更少使用手机生活中是什么样的,通过对比,也就更容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生活。
我在平时用手机也不少,里边有不少自己喜欢的软件,也有一些不常用但特殊情况下也会用软件。因为手机集成了太多功能在上面,想要离开它确实不容易。不过像演讲者说的:学会离开手机,去深入思考那些需要解决的难题,能让我们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题目5:我从2000个讣告中学到的
讣告是一种报告丧事的文书,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死者的生平事迹。演讲者很喜欢看这样的文书,每天早晨就是在煎鸡蛋和看讣告开始。从2015-2016年,在二十多个月时间里,通过研究两千个讣告,演讲者发现了什么呢?
首先演讲者把这些讣告标题中概括此人一生的词语进行了分析,发现有40%的人从事艺术类工作,而大多数父母并不鼓励孩子从事艺术类工作。
通过对死者年龄分析,发现平均取得成功年龄是37岁,死亡年龄是81岁。不同职业获得成功年龄不同,比如运动员是28岁,科学家和政治家则需要到44岁。
此外对死者依据知名度划分,发现不管二者知名度上差异,他们都对他人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是一个很短的演讲,不过从讣告中去学习,是我从未想过的,我想从中可以进行更为有深度学习,当然这和讣告所提供信息量也有一定关系,我们可以由讣告出发,对死者进行更为深入了解,就能学到更多。
题目6: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这里有四点建议
人生是在追求什么?快乐。相信有不少人会这样说,演讲者也曾这样认为,为了得到快乐,她追求理想的工作、完美的男朋友、漂亮的公寓,但是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变得快乐,反而越来越焦虑和有压力感。
为了真正找到答案,她学习积极心理学,最终发现:追求快乐不能得到快乐,找到意义才可以。那么二者间是什么关系呢?
快乐是当下感觉到舒服、放松,但是人生意义是让你找到归属感,能够为你之外的人事服务。有意义感的人能够快速从不愉快事件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活更久。
通过采访人们、阅读相关书籍,她找到了人生意义的四个支柱:
1. 归属感。你在关系中受到尊重,感觉到因为你本身受到关爱,而不是因为你相信什么或憎恨什么。
2. 目标感。找到支持你活着的目标。
3. 超越自我。不要总是关注自己,多感觉到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在某一时刻,超越时间和空间,忘却自己,这可以是写作、可以是欣赏艺术作品。
4. 讲故事。改变你讲自己故事的方式,会改变你对自己认知,这个改变也许很痛苦,但是在痛苦中你总能找到积极的种子。
演讲者离家读书前的人生就是被这四个支柱环绕,直到后来读书让她迷失了一段时间,最终她又找了回来。
这个演讲者思路很清晰,很流畅,也能引发听者共鸣,尤其听到她讲爸爸做手术时候念叨着儿女的名字,让我想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这种爱让他们在面对极大困难时,仍能够以超出想象的力量坚持下去,这种爱既是一种负担,同时也是他们活着的最大力量。
题目7:给梦想换一个躯壳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好奇里边的内容。
演讲者曾是澳大利亚国家滑雪运动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她和队友一起去参加训练,在骑着车子,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阳光洒在脸上暖暖感觉时候,演讲者却被一辆超速卡车撞倒,从此她的人生发生巨大的改变。
她多处受伤,被医生说将永远不能独立行走,她曾认为要做一名运动员的梦想也就此破灭了。
在离开医院后,她越发感觉到抑郁,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天空的飞机,她突然灵光一现要做飞行员。
幸运是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是看到她的样子,很多老师不愿意教她,只有一个老师敢教她,她开始了自己新的梦想。通过克服种种困难,她用了很短时间就学会了飞行,并取得了飞行领域一系列的证书,甚至成为了一名飞行教员。
当她再回过头看这一切,她发现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她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她的人生道路是确定的,她会是一名运动员,但也意味着她失去了其它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很有感染力演讲,演讲者用她的经历诠释了生命中发生的坏事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关键是你不放弃自己。
题目8:提升倾听能力的五个技巧
倾听很重要,但是却很难做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倾听困难?提高倾听的技巧又是什么呢?
记录工具的发展让我们不需要那么注意听别人说什么,比如录音可以让我们无限次收听,我们就不会把当时认真倾听看得那么重要。身边的噪音太多,也影响了我们倾听的能力。加上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这也是造成倾听困难的原因。那么如何提升倾听能力呢?
1. 允许每天有三分钟安静时间。
2. 听到噪音时候,可以仔细去分辨噪音种类。
3. 享受那些没有起伏变化的声音,比如洗衣机发出的声音。
想知道还有什么技巧吗?来听演讲者怎么说
题目9:是什么使你与众不同
演讲者来自委内瑞拉,从七岁开始,她参加了美国不同城市的夏令营。第一次夏令营尤其让她印象深刻,美国小孩的提问让她感受到自己的不同,这种不同让她没有归属感。
多年夏令营经历让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去融入到一个新环境中,但是她却忘记了让别人感受到他们不同会带来伤害。演讲者让一个中东女孩感到了压力,直到一次经历让她感受到了这位女孩的心理。
成为一名记者让她学会了如何去接纳他人的与众不同。首先你要接纳自己与众不同。在演讲者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与众不同的,只有接纳了自己,你才可能去接纳别人的与众不同。
这个演讲是讲人与人不同,但是没太理清她的演讲思路,感觉里边出来了很多观点,但这些观点怎么过渡,如何串联起来没听出来。
题目10:我们的未来将会是富足的
对于未来,你是乐观还是悲观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许已经让你对未来充满担忧,演讲者对未来却充满信心,我们一起听他怎么说。
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人总是对那些涉及到生存的消息更在意,而这样的消息每天都在发生,只要听新闻,你就会发现让人压抑的新闻每天都有,但不要因此认为世界变差了,回顾过去一百年,实际上我们的生活还在变好。
首先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了两倍,平均收入增长了三倍,而儿童死亡率,食物价格,电、交通、通信费用都在下降。演讲者认为未来三十年将会创造一个富足的世界。
这种富足表现在:
1. 让稀缺资源变得充沛。科技发展让曾经比金银还贵重铝价格大大降低,使其成为日常用品;让太阳能发电成本降低;可饮用的水也会大大增加。
2. 通信变得更顺畅。人们因此会更容易获得信息和知识。
3. 健康和教育更先进。科技将会对医疗领域和教育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未来也许没有我们想那么可怕,科技让人们更能集中精力解决真正需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做着让自己无价值感的工作。
题目11:即使是与你意见不同的声音,也值得聆听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捍卫你发言的权利”,这应该算是比较流行一句话。对同一事物,人们看法会有不同,很多时候,我们会不想听这些不同意见的声音,在演讲者看来,这些声音值得去聆听。
从小生活在一个民主家庭,演讲者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如何对待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尊重这些声音,是他从母亲那里学到的。
在学校社团,他积极邀请一些很有争议的人做演讲,但会因为来自多方面的抗议而不得不取消。演讲者虽然面对一些观点,也不认可,但是他能去认真倾听,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让他对有这些想法的人了解更多了,他对自己的了解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增加,这对于问题解决会很有帮助。
我认可演讲者观点,我们的想法总会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很难跳出这种局限,听不同人看法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不过要做到肯花时间去听确实很难,究竟为什么这么难?
我觉得是人思想的一种惰性,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为弄清楚一件事情去广泛了解,只愿意按自己想法来办,这样省事又快,但这很可能不能全面地解决问题,所以慢下来,了解清楚了再去做也许会更好。
题目12:请问我可以租用你的车吗?
12年前,Zipcar就已经通过把购买的车辆投放在人群密集区来提供按时按天计费的车辆租赁服务,这种商业模式让人们不需要购买车辆,就可以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用车,而且每投入一辆这种车就减少了15辆私家车,而且因为需要使用时一次性缴清所有费用,也降低了人们用车的次数。
看到这,你也许想到了这几年比较火的共享经济,人们越来越能接受不拥有,但可以使用的生活方式。这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对于环境也往往有好处。
在演讲者看来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是资源提供者和平台公司间的一种优势资源整合,这种模式看似简单,但其中要解决问题不少。
在一年前,演讲者开了一家平台公司,通过此平台,有车一族可以把自己闲置车出租给需要用车的人。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为了最大化私家车主和租车人的利益最大化,只是解决保险问题,演讲者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
这种模式确实很好,想想大城市严重的交通问题,如果这种模式中问题能够得到很好解决,人类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很大改变,资源利用率能得到很大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