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病态审美

作者: 写你自己 | 来源:发表于2020-10-29 16:52 被阅读0次

引言

病态化的审美在中国各朝各代的社会和文学作品上随处可见,它起源于何时,因何而兴起,史学家们并没有定论,它与常态美相对,是美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它渗透在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马未都先生说:“中国人的审美分四个层次,位于金字塔最底端的是艳俗美,往上是含蓄美,再往上是矫情美,塔尖上则是病态美,当审美意趣达到顶峰,社会财富给予它合适的风水土壤,这种标准变得权威化,位于塔尖的审美就会爆发出倒金字塔的影响。”这种“塔尖之美”从“楚王好细腰”,到“三寸金莲”;从“西子捧心”到“黛玉葬花”;从魏晋士人女性化到当今女性喜鲜肉;从崇尚宇宙自然到方隅人造景观等等的转变,对中国人的审美观的影响有着深远的影响。

“骨感美”

一、 社会化的病态审美

我们现在研究古代社会的病态化审美风尚,主要是通过文艺作品和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而这些资料其实都可以归为文学艺术类作品,故下文我们研究古代中国社会的病态化审美特点和审美变迁还是从典籍和文物之中寻找答案。因此对于文物记载甚少或缺失的历史,我们很难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全面的了解,更不用说了解当时审美的趣味如何了,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来进行偏主观的推断。但是对于史料丰富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审美状况我们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且具体的了解。社会是由人与环境构成的,社会化的活动自然是由人来主导。中国古代社会的审美主体主要是士人阶层,他们在赏析、品评、改造、重铸客观事物时,以自身经历、背景环境、审美价值、思想意趣为出发点,加入自己的喜好,当这种独特的喜好发展至极端时,就形成了“病态美”。

从周代开始,男性审美视角从人类整体审美活动中跳脱出来并逐渐占据主导,女性的审美主体地位被抢占。与此同时,审美文化中女性作为被欣赏的一方,得到的关注日益多于男性,造成了两性审美关注的不平衡。此后的历代社会中都不断强化女性在审美中的客体性质,在审美活动中将女性对象为“美人”,这样一来,男女之间主奴对应的社会地位,就在审美主体(男人)和观照对象(女人)的相互补充中达到和谐。两性审美关系位置的较量与两性关系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较量互相作用,妇德被日益男性视角化的同时,妇容也在周礼的浸透中日益男性视角化,而且妇容的男性视角更容易被人们甚至女性群体接受。叶舒宪曾提到女性审美主体的双重性,在两性审美关系中,女性不仅受制于父权,还受制于夫权甚至还有君权,楚王喜欢细腰导致宫中多有为讨好饿死的女性,这是她们难以发挥审美主动性的体现,所以此时的双重性是不完备的。传统礼教的长期束缚,加之士人们提倡“不弱不病不能为美”,久而久之,地位低下的女人逐渐内化为顺从、柔弱等特征,以符合男性病态化审美标准。

“裹足”陋习

古代社会对人体病态化的审美需求基本都是来自于男性的审美需求,而审美的对象则是病态化的女性形象,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男性也常常呈现病态化的形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现象。魏晋时期的名士审美具有女性审美的特征,偏向于阴柔美。他们不仅喜爱化妆和穿着女子的衣饰,而且效仿女性,流行化妆,特别是当时士人偏爱皮肤白皙的男子。为了让皮肤白皙,除了平时的保养,抹膏擦粉,还会通过服药吸食五石散,时间长了,五石散对身体的伤害使服食之人体质孱弱,面容憔悴,从而达到面白的目的。

这些病态化的社会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在当今的社会上同样存在类似的现象。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前的鹅蛋脸,柳叶眉等中国古典东方女性美不再被追求,受大众欢迎的是高鼻梁,尖下巴。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通过整容来改变自己的外貌,以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当这些现象逐渐形成社会上的主要审美偏好时,未尝不是一种病态化的审美需求呢?高跟鞋和过分追求的骨感美是不是新时代的缠足和细腰呢?

高跟鞋?

二、 文学艺术的病态审美

韩愈说:“欢愉之词难为,而愁苦之词易工”,映射出整个民族的审美情思。纵观中国文学史,先秦淳朴自然,少见病态;从楚辞开始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楚辞虽然高洁,但也含有一些病态,以美人自称,伤感哀怨,悲切自怜,含有失宠的怨妇色彩,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此后的许多诗人词人受其影响,在某些艺术手法及表达方式上都带有女性化(病态化)的特点。初盛唐时期的诗歌气象非凡,晚唐的诗歌阴柔美的色彩逐渐浓厚。宋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中含有更多的病态美,有许多病态形象。特别是到了明清,整个文学几乎找不到健康明朗的人物形象,粗旷豪放的成了野蛮人。

文学作品中如此,艺术作品同样如此。明清时期仕女图中的女性以“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乍手,笑不张口”为美女的标准,加强了女性柔弱的特征,为了配合这一形象,在人物的服饰、发型、头饰、神态、动态等细节方面也充分呼应这一主题,做到最大力度地表现人物的纤弱。除了人物画外,山水画中也表现出特殊的病态的审美取向。画中的枯藤、丑石、残山、剩水等等非常态的造景手法比比皆是,这些造景手法在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中也常常用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方隅天地

三、 病态审美形成的根本原因

国人这种病态型审美的心理需求,其实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在远古洪荒时代,人们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只为身体本能而与自然相抗,仅是口腹之欲,别无他求。当所谓文明越来越发达,阶级越来越分化,人尤其是上层建筑的人,在物质生活安逸之后,正常安稳的节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势必产生精神上的缺失,当审美出现疲劳,于是追求怪诞丑陋的非正常享乐方式。这可能就是文明成熟后不可避免地产生病态审美的原因吧。

黄纪苏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化,是什么不是什么》的文章说:“ 其实不愁吃不愁穿的人群不用人教,鞋柜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只是因为缺少社会与文化上的自觉,穿鞋时代最糜烂、病态的东西反倒捷足先登。穷奢极欲、如饮狂泉的豪右们暂且不论, 就说那些把自己整成小鲜肉的老爷们吧,要是再没人拦着,他们下一步真没准儿就要裹小脚、穿绣花鞋了。中国在物质生活上已逼近西方,但精神生活和社会治理尚需更上层楼,以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重生再造。”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关于这病态的审美并非完全是由于文化不自信而导致的,而是由于当今社会中男性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而女性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只要这个社会是基于这个性别建构之上,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病态化的审美就会一直存在。

今日摘录

宝黛初见面

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相关文章

  • 国人的病态审美

    引言 病态化的审美在中国各朝各代的社会和文学作品上随处可见,它起源于何时,因何而兴起,史学家们并没有定论,它与常态...

  • 病态审美几时休

    病态审美几时休? 自中国娱乐圈遭到“日流”“韩流”的侵袭后,国人的审美就日显病态。新生代流量小生除却凭借自身实力博...

  • 病态的中国人

    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从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尤其是在中国高速发展的阶段,农村人口壮劳力进城市打工,一呆就是半年,孩...

  • 2018-07-11

    从我不是药神看国人病态心理

  • 整容瘦脸针是病态审美,需慎重

    瘦身减肥泛滥成灾,已经进入了病态审美时代。 看看这张图和他们的广告噱头太不可思议: 现在的整容广告审美令人大跌眼镜...

  • 国人的审美观

    看了以下的照片相信都不会感觉舒服的。 身上最好不超过3种颜色,是最不会出错的搭配。这种色彩搭配原则,是通用的。 颜...

  • 时保联是一种病态

    时保联是一种病态,是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病态。 其实如果真的有条件,要去国外看一看,感受一下现中国人离开手机后的那种焦...

  • 请查收你本月的欢乐瀑布

    最近北京电影节那个五毛钱海报,引起大众对“国人审美水平”的热议。 国人审美水平如何,肉叔不太清楚。 但是聊到国产剧...

  • 国人的审美怎么了

    有一些人把无知当作美 有一些人把触犯底线当作美 有一些人把黑暗当作个性 有一些人把低俗当成高级 我不禁怀疑是我审美...

  • 浓眉大眼长胡子的伊朗公主:100多人追求,10多人为她自杀!

    另类的公主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评价古人的审美,当然更不能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评价外国人的审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人的病态审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ql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