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瑾七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 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
——陈道明
今年64岁的陈道明,始终坚持着这种清微淡远的生活习惯,为了避免拘俗守常,他除了读他喜欢的一些书刊外,他从不看电视。陈道明待人接物总是诚恳坦率,只要和他打过交道就知道,他从不虚张声势疾言厉色,也不自以为是,他的心灵宁静和宽容,在他那里几乎找不到无法调和的纷争,他就是这样一位心地善良的仁者,仁者爱人,你从他的脸上看到的几乎总是诚恳的笑意,他与朋友说话时的语调平静而舒缓,眼睛热情地看着对方,带给人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
~ 1 ~
言传不如身教
陈道明在参加湖南卫视一档名为《一年级》的节目中,被邀请指导一批学生,教他们如何真实的表演。
他认为要培养孩子的自学兴趣,最理想的方式,是先培养家长的自学兴趣,再和孩子一起共学。
而陈道明自己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培养女儿的学习兴趣,他和妻子杜宪也开始学习画画、英语、篮球、写作和钢琴。
他说:因为我知道,知识技能文化的学习,就像是希腊的嫉妒女神赫拉,如果我们不爱她,她就会恨我们;就会在以后我们引导孩子语言学习、体育锻炼和艺术学习的时候,挖一个又一个大坑。而当真正去体验学习后,发现其实真的还蛮有趣。这些趣味使得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多彩,感受到孩子才是父母真正的大学。
没有共同兴趣,就没有共同动力。就像没有动力的车,这一点亲子关系一定不能走的太远。
我们呼吁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这个的前提不是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而是我们家长自己应当先成为一个好爸爸好妈妈,才有资格要求子女成为一个好孩子。
当我们给孩子传达一些人生智慧,一些方法指导的时候,不是胡乱说的,是真的基于自己的经验教训。
~ 2 ~
孩子属于社会
众所周知,陈道明夫妇在他们的女儿13岁时,就将小陈格送去了欧洲留学。
当时在机场送别的时候,妻子杜宪十分的不舍,声如雨下。陈道明说他当时也是十二万分的不舍。但是他更加清楚,父母与子女的缘份一场,如龙应台所说,都是在一次次的目送他们离开家庭的保护,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成全子女的成长。
陈道明说,他知道陈格的艺术天分很好,而国内的教育大多都注重数理化,西方的教育方法则更注重孩子的天分,进行个性化培养,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他知道自己每个选择,都是基于对孩子更好而做出的决定。
陈道明说:“我想,孩子将来回归家庭的分值越来越少了,她是属于社会的。她更应该对社会有感情,愿意给社会做事情,要让社会去教育她。家长不能只是养了一个大宝贝,那不成。”
~ 3 ~
富养跟钱无关
陈格是陈道明唯一的女儿。对于女儿的教育理念,他和妻子杜宪的观点非常的一致:希望她第一身体好,第二要快乐,第三尽量有所成,但更要知道自己是凡人,是普通人。女儿要富养。但这个富,和钱无关,是指眼界。
小时候,女儿看到外面卖的糖人、面人,很是喜欢,他就自己化身「糖人陈」「面人陈」,把手艺学到家,让女儿了解这是传统文化的智慧。女儿常年在国外,他也常常会浇糖人、捏面人,或为她缝制衣裳,以慰藉相思。
女儿在国外生活,受环境的影响开始有了对名牌的虚荣心。陈道明去法国时,就特地去LV的店铺里,买了皮革,仿照当时最流行的款式,亲手缝制一个包送给陈格。他问女儿,喜欢LV的理由是什么?女儿说因为大家都喜欢,它是名牌。陈道明说,它之所以好是因为纯手工、质量工艺值得信赖。你不能只看重它的LOGO。从此女儿再未和父亲要过名牌。
作为一个父亲,陈道明无疑是优秀的。
他的以身作则、他的大局观念,他的亲身示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每一步都做到了一个为人父母的极致。
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儒士,他不仅在观众心中构筑了荡气回肠、不可超越的荧幕形象,更是女儿心中永远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