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框架:
1、“感觉”的定义:感觉在身为设计师的作者这里,是所有人垂涎的“灵感”、是“创意”。
但它并不仅限于设计师,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有自己特定的“感觉”定义,譬如在产品身上,一个功能的创新力与决策,即可称之为“感觉”。
2、“感觉”的来源:作者反复强调
* “感觉”并不是天生所得
*“优秀的感觉力”来自大量的知识储备与日常积累
3、“感觉”的培养、打磨与运用
* 大量的知识学习与积累
* 为理应掌握的知识而做出努力
* 将知识的汲取转化成一项日常工作,像呼吸喝水一样融入到生活中去
对于产品工作的方法论思考:
1、大批量经典产品的学习(知识的积累)
2、当下热门产品的深度体验
3、经典产品与流行产品的共通之处提炼与思考
4、基于以上积累的推理,以及自己产品的思考
前言
我之所以能做到,并非因天赋异禀
记:想到之前学画画时,苦于画来画去没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老师说:“不要去刻意追求风格,画的多了,风格自然在你笔下显现。”
最好抛弃那种做出震撼世界的企划的想法,因为这种类似于自我展示的野心会让你的企划变成空中楼阁。
你我拥有同等的“感觉”,区别在于如何去培养、运用、打磨它。
第一章 感觉的定义
要生产有“感觉”的商品,对“一般”的认知至关重要。不仅如此,正是“一般”才是衡量“感觉优劣”的唯一工具。
知此知彼,知其正中。
我们所认知的“一般”的基准与大众的“一般”越接近,达成事物最优化的几率越高。
知晓“一般”,即拥有生产一切东西的可能性。
美术是名副其实的学问,应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积累艺术和美术相关知识的“学科”。第二,是绘画、手工等“实际操作”。
第二章 “好的感觉”成为时代需求的技能
成功之前坚持到底
市场调查的两个陷阱:第一,人们通常不自主地更在意难看而显眼的东西。第二,会消灭新的可能性。
记:坚定认为正确的事情就要坚定去做。
紧张感淡薄进而会减弱精益求精的上进心。
商品是一种“输出”,以“物品”的形式存在,因此人们对其进行判断时为视觉所左右。
不论工作如何出色、产品如何方便,若不能控制人们的想法,商品便不能直击人心。
记:如何向用户巧妙的传达我的新交互?
认识到简单事情的重要性,每天加以实践。坚持重复这个实践的过程才是困难之所在。
第三章 “感觉”源于知识
知识如纸,“感觉”如画。
所有工作都是通过创造价值而获得报偿的。
在“输出”的前期,以知识为基础确定方向性的过程至关重要。
若熟知A,则可得到A。若拥有A的知识和B的知识,则会因好奇“将相隔千里的A和B整合在一起会怎样”而创造出C。要产生更多奇妙的整合,就需要积累更多D、E、F等知识。
接触新事物时,自然而然会将其与过去的事物、过去的知识对照思考。
远离一直以来的思考方式,太过于拘泥于独创性,最终将诞生“自以为是的创意”、制造东西的人,在求新的同时,也应对过去抱持敬意。
我认为只有知识才是寻求答案的线索。拥有渊博的知识意味着拥有很多有助于磨炼“感觉”的良师。
在知识的积累和预测的反复过程中,“感觉”将逐步得到打磨和提升。
为使不可数值化的事物达到最优化,客观信息乃重中之重。
舍弃固有思维、收集客观信息时提升“感觉”的重要方法。
你只需认清自己一直以来没有为获得知识而付出努力这个事实。
记:同样的,“感动自己”式的伪努力一样不可取。
第四章 凭借“感觉”最优化你的工作
“感觉”是有保质期的。
细节孕育设计,细节孕育品牌。
畅销商品所要求的是不欺消费者的精度。
不懂不是因为没有“感觉”,而是因为没有为打磨“感觉”做出努力。不懂时仔细观察,为理应掌握的知识而做出努力吧。
深挖目标人群的特性是打磨“感觉”的重要法门。全凭喜好来讨论商品前期构想,不仅得不出结论而且浪费时间。
记:产品中,切记“只为自己做产品”。
为使“感觉”最优化而对商品进行具体构想时,“人物”、“时间”、“场合”是最有必要遵守的三原则。
若要打磨“感觉”,灵活运用感觉的技术也极为重要。
挣脱固定思维的方法是去尝试与往常不同的事。从眼下开始,做一些细小的改变吧。给自己带上镣铐的正是我们自己。
我对旅行的定义是逃离日常。即,非日常。
为打磨“感觉”,知识固然必要,要吸收知识为己所用,感受能力和好奇心也是不可或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