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实施校园No.1
1.基于家长的视角。在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环境、最好的教学资源、最有水平和最负责的教师、最充裕的成长机会和最好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在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机会面前,所有的家长都希望牢牢把握。比如,为了进入好学校,不惜耗资巨资去购买学区房;为了孩子取得好成绩,不惜重金到处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等等。
2.基于儿童的立场。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每个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要之后,都有被社会接纳、被承认的需要,都渴望能够成功,渴望自我实现。孩子为什么会沉溺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就是在规则透明的各种游戏中,所有的评价都是客观的,都是被精确量化的,孩子努力尝试的结果可以迅速被反馈,不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懊恼,都在第一时间以非常明确的方式展现出来。多数孩子会屡败屡战,不断尝试,直到最后获得成功。随时动态更新的排行榜,能让孩子们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局限,使个人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任何时候,在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奖励,也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高峰体验”。
3.基于教育的本质。
教育绝不能成为天才成长的拦路虎。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能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孩子,永远只是少数。孩子的喜好千变万化,孩子的能力千差万别,每一所学校的师资力量都相对有限,国家的教学计划统一,学校的教学时间必须严格控制,能够提供的课程,能够开展的活动,能够参加的比赛,都需要根据学校当前的实际(甚至更多受限于教师的视野)来进行有限的选择。因此,在今天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形态的中小学,对多数孩子而言,无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只能用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考试,来要求所有的孩子。这就好像是在树林里,不管你是松树,还是灌木,全部按照相同的高度来进行修剪,使之形成一个看起来整齐美观的园林景观。看到有冒头的,立即修剪掉,把这些天才的成长消灭在萌芽状态,让他们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老师在事实上成了很多天才儿童成长的拦路虎,不是在帮助他们成长,而是在用爱的名义无情的残害他们的成长!
4.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一个好的项目,一定符合人性,契合真理。校园No.1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人人都是No.1,个个都是好伙伴”! 首先,人人都是No.1符合每一个人的天性,有权威的生物学基础。生命科学告诉我们,从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今天的你我他,到人生的数十年,人人内心深处都有奋勇向前、不断进取、出类拔萃、创造第一的原始动力。其次,人人都是No.1符合由孔夫子最早倡导的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给所有的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机会,根据不同孩子的天赋特长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与进度,他们都会成为自己世界的佼佼者。第三,人人都是No.1尊重个性发挥特长,契合多元智能理论。 第四,人人都是No.1致力于满足每个孩子的高级需要,符合人类动机理论。第五,挑战过程强调团队合作,强化规则意识。个个都是好伙伴,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属于自己的No.1,但每个No.1都同等重要,都值得尊重。只有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同伴之间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扬长避短,形成最强团队,产生最大合力!第六,把学习变为游戏竞技,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神经递质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寓教于乐。 校园No.1 以网络视频认证为基本技术手段,在提升认证的时效性的基础上,将纪录从班级纪录开始设计,逐步提升到年级纪录、学校纪录、区县纪录、地市纪录、省市纪录、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降低认证门槛,让孩子能够一步一个台阶,实现自我成长进步,让高不可攀世界纪录到触手可及,班级纪录连成一条线,形成了一个无比畅通的平民上升通道。
按照年级(年龄)进行分组纪录认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同时,积极鼓励自创项目,自立山头,自设擂台,契合“实现中国梦”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意志。也通过大量发掘新项目、认证新纪录、发现特殊人才,为破解“钱学森之问”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不同身份的教师可以做什么
1.班主任。可以开设“校园No.1实验班”,利用校园No.1平台,为班上所有孩子们制定一个奋斗目标,每个人都至少创造一项校级以上的个人纪录,至少参与创造一项班级团队纪录,至少帮同学拍摄认证一项纪录。
2.德育干部。把校园No.1挑战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常规抓手,为每个孩子的天赋提供没有边界的永久性认证与展示舞台,必将会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气象!
3.学科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校园No.1的各种与教学相关的项目,组织班上的孩子踊跃挑战,通过创建本班纪录,树立学习榜样,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强化孩子的基本学习技能的训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计算能力等。
三、挑战活动什么时候可以开展
作为教师和学生,挑战认证活动可以随时开展。每次课前,可以来一次舒尔特方格;课间可以来一个一分钟呼啦圈或者是来个三分钟颠球;教学活动中可以随时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来一个一分钟默写(生字、单词、公式等等)……根据孩子的特长,可以分主题举办每月或者每周的挑战活动,可以设立一个固定背景的永久性挑战台,定期组织全校性的项目认证活动。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节日活动,使之成为产生新纪录的好时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