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609003/1bf6dae68183bc29.jpg)
今天,工作整一个上午后,我想在中饭时间,可否见缝插针地抽出30分钟,动手写一写文字。
当我坐到电脑前,眼睁睁看着十分钟过去,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接着二十分钟过去,文档里还未显现任何一个文字。
这般光景,我简直要气急败坏。
然后,我去体会,自己内在心灵发生了什么?
我感受到有一股强烈的焦躁不安的情绪:好像前面的工作还没有做好,现在又要换频去做写作这一件事。突然觉得对自己和对写作一起丧失耐心。
同时还掺杂着矛盾心理:一边想快速写文,一边又不想随便挤出一篇水文。这样矛盾纠缠,让自己更陷于强烈的烦躁之中,放松不得。
怎么办?皱眉之时,看见纳塔莉的写作书。那就顺手翻一翻吧。
谁想,这一翻,居然翻出了解决情绪困扰的答案。
在纳塔莉的书中,她写到一个祈雨师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他在提到关于心理治疗时分享出来的。
相传,有一个地方,因长久干旱不雨,于是那个地方上的村民,就从远方请来一位祈雨师。村民想通过祈雨师的通天法术,使得大雨降临于此。
祈雨师来到村庄,他什么也没做。只是要求村民们帮他在村外盖一间茅草屋,并送足七天的饮水和食物。而祈雨师自己就独自待在茅草屋里。
到了第七天,奇迹再现——大雨竟然落下来了。村民们高兴极了。于是问这位祈雨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祈雨师说,他刚到村子里的时候,看到他们的村子乱作一团。村子没有规律,天也不下雨。
但等到他们每天为祈雨师送饭,并恢复有规律的生活后,老天自然就下雨了。
看完这个故事,收到一个启示:当我们的生命处在紊乱不安的气息和频率里的时候,这种紊乱同样会吸引而来另一些紊乱的发生,如同“吸引力法则”那般。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把自己调整到有规律的平和状态,以及如何安放我们的一颗心,让心儿安然。如此,才能活得放松和宁静,才能遇事“风调雨顺”,不急不躁。
有言道:“吾心安处,即为归宿”。在心安的频率里,我们就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