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瑗

作者: learnercc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20:12 被阅读0次

    崔瑗(生卒年不详),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

    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书法的基本笔法)起于隶字(今楷书)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钟繇)、王(王羲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崔瑗父亲崔骃、儿子崔寔 、侄子崔烈都是著名的学者,《后汉书·崔骃传》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可惜存世之作不多,以致各种文学史著作很少论及,近年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崔氏家族的文学成就,值得注意。

    东汉崔瑗的《草书势》,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时代最早的一篇书法专论,作为中国书法理论史卷的开卷之作,从它的出现到它所阐发的内容,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东汉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书法艺术的繁盛期,也是书法逐渐摆脱实用而具备了独立艺术品格的时期其间书家辈出,万众宗仰巨碑摩崖,几遍天下,君臣士子,喜爱研习书法蔚成风气。人们乐此不疲地探讨书法的形态美,促进了以隶书草书为主体的书法艺术蓬勃的发展,并给人们带了巨大的美感享受。这样,赞颂书法形态美的鉴赏文字便应运而生了。正如任何一种文艺门类的成熟都要具备与其实践相应的理论研究那样,《草书势》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了自觉的阶段。尽管它只是对一种书体的鉴赏之作,尽管其主要内容只是对书法形态美的形容比况,但它引发出来的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书法理论史,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征的整个中国书学,所以《草书势》在中国书学史上的开创之功实在是巨大的。

    《草书势》原文: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或(黑知)(黑主)点(黑南),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后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蜂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草书势》译文:

    文字的产生,开始于苍颉,他描绘那鸟兽蹄迒之迹,用来制定文字。到了后世,典籍越来越多;时世有许多不常见的事,政治有许多权变;官事荒疏了,因为要抄写文章;有很多辅佐书写的隶人,删简旧文字。草书的法则,大概还要简略;顺应时势表明意思,用于仓促紧迫之中;功效加快,与篆隶同样地使用,爱惜时间节省了精力;这纯粹是简略方面的变化。为什么一定坚守古老的体式呢?观看它的形象,低昂都有它特有仪态形势;方呢不合量方形的曲尺,圆呢不合量圆形的圆规。抑左扬右,看去象是倾斜的。像兽踮起脚鸟耸起身子,想在飞走离去;像狡兔突然受惊,将奔驰还未奔驰。有的(黑知)(黑主)点(黑南)地下点笔势,形状像似连珠,笔画完了而墨迹相连。蓄积壮气心情悒郁不快,纵放出来就会发生奇异的情景。有的像迫近深邃而恐惧战栗,抵据高处面临危难;旁点偏斜相附,像螳螂抱着枝条。笔画完了要回收笔势,有如将馀剩的线缕缠绕起来。有的如山蜂施放毒气,沿着那罅隙进行;有的像那腾蛇入穴洞,头进去了尾还垂在外面。所以远看它们,那摧崩的气势呀像汹涌的波涛倾岸奔涯;凑近去察看它们,画也不可移。它的要妙之处,就在于当其时其画采取的适宜的做法。这里略举大概,仿佛就如此吧!

    总之,作为草书大家,崔瑗在《草书势》中写出了他对草书艺术形态的审美感受,肯定了草书的艺术品质,实际上就是确认了中国书法于实用之外具有供人欣赏、使人愉悦的艺术品质,从而确立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地位,这是它的重要贡献。《草书势》对中国书法理论的又一贡献是它提出了“法象”的概念。文中说:“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法象”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系辞上》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其中“法象”中的“法”与“象”是同义词,都是形象之意。如《易经·系辞下》:“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这里“象”、“法”互文,涵义相近。“象”指天象,“法”指地形、地貌。只不过天象渺远而模糊,地形、地貌切近而清晰,故分言“象”、“法”。而在《易经》中“法象”原指大自然的物象。崔瑗《草书势》中借用“法象”这个概念,有两层涵义。一是指  ☞  书法的艺术形态。 其二,崔氏以本来指称大自然物象的“法象”来表述书法艺术形态,这表明作者认定,书法艺术的形态来源于自然万象,并具有自然万象之美。这一点也契合东汉许慎汉字起源说。秦汉书论——许慎《说文解字》。

    最后 中国书法的批评鉴赏所以采用意象比况这种方式,根本原因还是书法这门艺术形式的本性决定的。中国书法的母体是汉字。而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性的汉字形体本来就源于自然物象。中国书法不过是通过艺术的书写,把汉字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因素加以提炼、升华,进而象征性地体现出来而已。当然,成熟的书法批评鉴,赏特别是对书法艺术各种规律的探讨,最终主要还是依靠科学、精确的概念与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辨,但涉及书法形态的问题,有时纯理性的说明是有很大局限的,而人们的审美感觉更是往往说不清楚,所以美好、贴切的意象比况作为评鉴的辅助手段,终不能完全废弃,这也是必然的。而在这一评鉴方式上,《草书势》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崔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wh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