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研究▪性▪学习
小刘想多了,你不值得罗胖骗199元

小刘想多了,你不值得罗胖骗199元

作者: 热心观众元元 | 来源:发表于2017-10-28 15:04 被阅读281次
    图片来自网络,像素渣

    《罗振宇的骗局》火了,指责罗振宇等知识付费没能给人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下了个定性,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

    我们总是希望付出时间或者金钱,一定要有个确定性的回报。

    “补习三个月,提分20分,不达标准退还学费!”
    “不节食,不运动,两个月轻松减掉30斤,无效退款!”
    “烧888元香,菩萨保佑全家平安富贵!烧666元香,菩萨保佑高中状元!”

    这种广告总是火。

    大家都出国,小明也跟风报了新东方,还是没有考过英语:“骗钱!新东方老师都是扯淡讲笑话!”

    大家都炒股,小红也跟风买了几万块,那年2015,哭着大骂:“骗局!股市就是绞肉机!”

    大家都学习,小刘也跟风买了各种付费学习课程,拉屎尿尿剔牙时候听了几个名词,过了小半年,没有升官发财娶美女大骂:“奸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

    旁边抠脚丫的小豆听了立马蹦起来一起骂:“我早就知道!我一节课都没听过就知道是大忽悠,199不如喝顿酒!天天朋友圈里卖弄自己在进步比秀恩爱更可恨!”
    “嗯!还不如一起抠脚丫聊八卦!”

    阴谋论是个好东西,一旦事物的发展不符合自己的预期,都可以用来平衡自己的内心秩序。

    花199元办了个借书证,在图书馆坐了几个下午,借了几本书,照了几张照片,发了几条状态,得了几个赞自我陶醉,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写不出《三体》,也没变成马云,就痛骂罗胖这个图书管理员是个大骗子!

    “你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各种诠释,也许不及真实的他的万分之一,却百分百的证明了你是个怎么样的人。”

    一、得到什么?

    不认同《罗振宇的骗局》的论点,但是文章有许多有意义的地方值得思考。

    比如,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向

    那么我们指望通过付费平台得到什么?

    只说下我自己使用的平台:得到。
    我也曾是小红小明小刘。
    我入过坑:幻想过通过什么,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或者想连续学习多少天截图发朋友圈状态,让大家看下:你造嘛,我有多努力啊!

    罗胖早就表过态,他不卖鸡汤书,因为没用,不卖成功学书,因为没用。
    他只是个导游,把大家引导到门口。

    如果我感兴趣可以走进去一扇门,里面有薛兆丰、李笑来、吴伯凡、万维钢等等,他们愿意带我去个不熟悉的领域逛一逛,长见识,梳理下复杂知识的脉络,看看精英思维什么样,顺便甄别整理下真假好坏。

    讨论得到这个平台的能得到什么,正好可以借用熊逸回答读书有什么用的话:

    我自己读书的初衷,不是为了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是为了满足心底的好奇,而在过程中慢慢感到,每一个学科,每一部经典,都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套或一件利器——如果把它们比作镜片的话,那么,在头脑里营造你的瞭望塔,不断添置大大小小的望远镜、显微镜,还有各种一般人连名字都叫不出的镜子,你的视野当然因此而不同,你的世界当然也会因为视野的不同而发生巨变。——熊逸

    现在我听得到的目的:
    1.长个见识,开拓下视野,
    2.增强下辨别好坏能力,
    3.学习大师们表述问题、讲解知识的逻辑层次。

    这个过程中,最有大的收获的是心态转化,认知在不断刷新,世界之大之复杂,变化之快,我和我都周围只是生活在自己熟悉领域中,只不过是在百草园中一片花瓣而已。

    想明白了,再面对不一样看法,
    1.不震惊,不愤怒,不想去留言咒骂对方。
    2.想想说话的人,他是谁,他说了什么,他反对什么,他的依据是什么,是否逻辑自洽。
    3.如果我的观点和他相悖,但他的论述中有可取之处,两种互相矛盾的想法能否在我脑中同时运行?

    二,如何得到?
    比如,那篇文章中“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也可以运用在学习中。
    我想锻炼写作能力,在得到《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我分三步:

    (一)听完后凭印象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即使记不清有偏差也没关系),标准是:假设要把内容讲述给一个八岁的孩子,让她明白。
    如下笔记:

    《智识分子》解读内容
    【自己复述】
    1.作者介绍:万维钢,前物理学家、现专职写作
    2.内容精华:
    (1)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区别:
    理科思维,量化和不断验证的过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有都是不断验证的。
    (2)未来的趋势:
    世界越来越复杂,以前的经验不足以应付现在和未来的新情况;
    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取代人的工作;
    贫富差异越来越大,本质是思维方式的区别。
    (3)中美教育的差别:
    国人认为像美国的素质教育更好,是因为误会了中国高中教育的目的。
    国内高中学习的内容不是为了如何用,而是为了高考区分人,争夺稀缺的教育资源,但拼抢高考并不影响创新,如韩国科技娱乐业。
    美国孩子社会活动多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那些是他们的考试内容,
    结论:本质上中美教育差别不大。
    (4)我们应该掌握的两个利器
    量:举例小公司的管理和大公司的管理;
    定律:在动态中调整自己的对错认识
    举例,对中医信不信,不是态度,而是自己决策是否有据可依。
    【我的收获】
    不要以某一种“信念”“信仰”“主义”去单一的判读,在复杂万变的现在,在动态中不断理性判断,论证,有理有据验证,并且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动态中寻求平衡。

    (二)看文字版内容,用思维导图或者段落提纲总结,学习解读者如何展开介绍一本书。

    【得到解说】《智识分子》
    1.作者介绍:(同上)
    2本书内容:现代人的应有的智慧和见识,理科思维方式和思维工具
    3核心内容:
    (1)文理科思维的不同
    文科思维:没有量化的概念,某种理念解决一切问题。
    理科思维:没有绝对完美方案。重视取舍,量化和科学的检验方法。不在于理念多高大上,而在乎“度”,去寻找合适的“度”解决复杂,方式就是至少掌握两个理念。
    (2)常识不如调查可信
    案例,专家的预测不准确;消息的流传是关键人物扩散,也许并没有大规模统计实验支持;流行知识偶然。
    (3)美式教育(同上)
    (4)智知分子的两款思维工具:
    尺度:等比放大不行
    贝叶斯定量:做决策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千万不要非黑即白
    信不信不是态度,而是决策依据。时刻调整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不断变动自己的世界观,观点随事实变化。

    通过对比两篇笔记发现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或知识点。

    (三)精读《智识分子》,自己写篇文章如何为大家解读这本书,锻炼文笔。

    当我再看到,如果有个付费课程叫《月薪X00到年入X00万,XX是如何做到的》,哈哈一笑,这才是想骗我钱的。

    偷心不死,永无出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刘想多了,你不值得罗胖骗199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wjpxtx.html